導入AI建大功 龍華科大全國技專生實務競賽奪2大獎

-

《圖說》2025全國技專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龍華科大師生導入AI應用勇奪2項大獎。〈龍華科大提供〉
《圖說》2025全國技專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龍華科大師生導入AI應用勇奪2項大獎。〈龍華科大提供〉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龍華科技大學出征教育部2025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電子工程系陳宏任師生團隊的「AI臉部穴位標識與保健諮詢」、吳常熙師生團隊「具高爾夫球落點定位與跟隨之Caddy車系統之研製」作品,雙雙勇奪第二名佳績,表現相當優異。

龍華校長葛自祥恭喜獲獎團隊,他指出,教育部主辦2025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今年競賽全國有1,181件作品報名,遴選出16類群、141件參加決賽與成果展示,龍華學子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佳績,實屬不易。

葛自祥強調,學校積極鼓勵學生從事具產業競爭性研究,參與全國技專學生實務專題競賽可以強化學生思考能力與實作能力,培養產業務實致用人才。期盼學子積極參與各項全國與國際競賽,累積更多參賽經驗,用實際表現證明技職學生能在世界舞台上,耀眼發光。

《圖說》陳宏任團隊以「AI臉部穴位標示與保健諮詢系統」展現AI與中醫融合創新成果。〈龍華科大提供〉
《圖說》陳宏任團隊以「AI臉部穴位標示與保健諮詢系統」展現AI與中醫融合創新成果。〈龍華科大提供〉

他指出,電子工程系陳宏任老師指導之團隊,以「AI臉部穴位標示與保健諮詢」展現人工智慧與傳統中醫融合的創新成果,成功將先進科技導入中醫保健應用,開創跨領域結合的新典範。

該系統運用 Google MediaPipe 所提供的臉部與手部關鍵點辨識技術,搭配大型語言模型(LLM)與檢索強化生成架構(RAG),實現即時且精準的臉部穴位標示功能。目前已可穩定辨識45個常見臉部穴位,並透過追蹤使用者食指位置,協助對準穴位進行準確按壓,同時在畫面中同步顯示穴位名稱與功能,提供即時且個人化的中醫保健建議。

《圖說》陳宏任師生團隊成員將AI先進科技導入中醫保健應用。〈龍華科大提供〉
《圖說》陳宏任師生團隊成員將AI先進科技導入中醫保健應用。〈龍華科大提供〉

陳宏任表示,此研究有效克服傳統穴位教學中「標示誤差」、「操作困難」等問題,透過視覺化操作介面、語音導引及3D人臉模型展示平台,即使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學習與操作,顯著提升學習互動性與實務準確性。整體系統設計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具備高度擴展潛力。

該作品展示了科技賦能傳統醫學的無限可能,也為中醫保健的普及與現代化應用奠定堅實基礎。未來,團隊將繼續延伸研究涵蓋耳部、背部、四肢等更多穴位範圍,並整合穿戴式裝置,達成自動化穴位按壓與健康監控目標,進一步推動中醫智慧化、數位化與精準化的發展。

《圖說》吳常熙師生團隊研製出「具高爾夫球落點定位與跟隨之Caddy車系統之研製」作品。〈龍華科大提供〉
《圖說》吳常熙師生團隊研製出「具高爾夫球落點定位與跟隨之Caddy車系統之研製」作品。〈龍華科大提供〉

此外,電子系吳常熙老師帶領團隊,在結合AI視覺的無人載具技術深耕多年,隨著服務型機器人需求的蓬勃發展,包含AI視覺的各種技術都在尋找可以落地的出路,團隊因此研製出「具高爾夫球落點定位與跟隨之Caddy車系統之研製」作品。

該作品利用AI目標辨識結合攝像雲台的PID控制,可以準確估測移動目標的距離及視角,並將其應用於可搭載個人Golf球袋的高爾夫球車,使其可以自主跟隨主人走過的路徑,並可追蹤高爾夫球的座標及落點,配合車載重量偵測,方便高爾夫球打者即時掌握擊球距離、球車可以引導尋球,給出球桿號建議。此外,作品也導入了手勢辨識移車的功能,方便導車不致阻擋其他打者的路線。

《圖說》吳常熙老師帶領團隊,在結合AI視覺的無人載具技術深耕多年。〈龍華科大提供〉
《圖說》吳常熙老師帶領團隊,在結合AI視覺的無人載具技術深耕多年。〈龍華科大提供〉

吳常熙表示,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是技專校院學生畢業前重要全國性指標競賽之一,在龍華科大提供豐富資源並全力支持下,研究團隊發揮了極佳的團隊精神,是這次獲獎的關鍵。該項作品也獲得產業界重視,並具備商品化的潛質。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