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網編輯方笙楠臺北報導】面對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層出不窮的挑戰,民間力量正式加入防詐最前線。由全臺最大反詐臉書社群「反詐騙聯盟」、擁有逾十萬成員的創辦人陳安迪發起的《反詐騙聯盟協會》,於2025年7月12日假臺北市立華江高中舉行盛大成立大會。現場雲集警政、法界、科技、媒體與公益團體代表,齊聚宣示「全民反詐、跨界聯防」的新紀元。奉派出席的刑事警察局預防犯罪科科長林書立,獲提名擔任協會秘書長,理事則包含新北市警局三峽分局祕書室主任顏銘寬、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提供區塊鏈金流分析工具公司思偉達創新科技執行長鄧萬偉,以及多位反詐與公益組織代表亦共同擔任理監事,展現警民攜手、跨域合作、共築防詐防線的堅定決心。
協會理事長陳安迪表示,其父親在十二年內八度遭詐,累計損失金額逾億元,至今仍深陷其中。這段漫長而痛苦的歷程,讓他深刻體會「一個人無法改變什麼,但一個組織可以守護很多人。」因此決定整合多年經營社群的實務經驗,升級為具制度與資源整合能力的正式組織,從受害者的角度「從心出發」,致力打造一套更有支持力道的民間反詐體系。理事長陳安迪強烈呼籲:「如果你不幸受騙,請千萬不要走上絕路。你並不孤單,協會將設法透過社群媒體輔導與協助被害人!」
本次成立大會的亮點之一,是協會自主研發的 AI 防詐助理工具(https://www.antiscam165.org/gpt)正式上線,象徵民間防詐邁入科技主導的新紀元。該工具結合司法進度查詢與圖像辨識功能,民眾可即時上傳可疑對話截圖、廣告文宣或交友訊息,由 AI 即時分析是否涉及詐騙風險,協助潛在受害者「早一步發現,少一步損失」,有效提升全民防詐應變力與識詐能力。協會也同步啟動四大核心任務,深入社區與網路第一線提供實質支援:
一、「識詐教育」:深入地方社區、校園與社群平台,強化民眾對投資詐騙、假交友、假訊息等詐術的辨識力;
二、「法律協助」:與法扶機構合作,提供免費法律諮詢,並建置訴訟範本供符合條件者下載使用;
三、「心理語療」:成立語療支持群組,陪伴情緒崩潰、憂鬱或萌生輕生念頭的受害者走出陰霾;
四、「急難救助」:設立急難救助金制度,針對經濟困頓者提供短期協助,強調「救急不救窮」,在最脆弱時刻伸出援手。
「反詐騙聯盟協會」的理監事團隊橫跨法律、警政、科技、教育與媒體等專業領域,成功架構出完善的跨界合作網絡。刑事局預防犯罪科林書立科長強調:「反詐是政府的與全民共同的使命。」協會將作為官方與民間之間的重要橋梁,從識詐、防詐、助詐到陪伴與重建,全面補足現有體系的不足。期盼攜手打造「無詐安全家園」,為無數曾陷入困境的受害者點燃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