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文琦
媒體報導,針對在野中國國民黨所發動的罷免民進黨南投縣議員陳玉鈴一案,日前,最終以同意票未過四分之一而宣告功敗垂成,對此,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的,除了陳玉鈴跳出來感謝南投鄉親支持,民進黨聲稱是台灣當家民意的覺醒反撲外,向來偏綠的政治評論員吳靜怡則在臉書上發文指出,這代表著國民黨想用陳玉鈴來當反霸的反綠祭品,最終結果卻是「自曝其短」,這反映在野國民黨的基層動員失靈,同時更彰顯著台灣的民主韌性云云。
坦白說,這個結果當然「絕不會是彰顯台灣的民主韌性無誤」,而是執政的民進黨完全輸不起與罔顧真正的民主程序正義,然而,吳靜怡沒有說錯的則是,面對罷免陳玉鈴是在野國民黨發動罷免民進黨民代「唯一一個成案的罷免案」,沒想到,最終卻仍以「失敗」收場,很顯然的,在野的國民黨與民眾黨可能尚未意識到,喪失這個「指標性案例」,其實也是整個「反惡霸、反獨裁」的大失利訊號,對於罷免反霸兩邊氣勢的消長也頗有外溢的可能「蝴蝶效應」。
其實,就如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吳靜怡所言,日昨剛結束南投縣議員的陳玉鈴罷免案,是2025年由民進黨所發動的全台大罷免浪潮的第一槍,結果此番藍白所聯手發動的「以罷制罷」,最終竟仍慘遭滑鐵盧,同意罷免的票數雖佔67.45%,但因為沒過法定門檻的25%,仍直接被否決確認。這不只讓在野黨在自家大票倉的南投縣丟臉,更相對成為綠營發起大罷免大成功運動的好兆頭,也讓在野陣營的「全黨圍毆一個小議員的戰術與大戰略」徹底功敗垂成。
準此,真的要嚴肅提醒一下在野藍白陣營的是,暫且不論此一「先天不足」罷免地區議員與罷免中央立委的「原本制度缺陷與門檻」不說,面對此一、唯一一個成案的反綠投票,在野陣營竟無退一步即無死所,作為示範灘頭陣地的決心與魄力,竟讓「後天失調」的罷免失利狀況出現,直讓原本反罷的道德高地訴求一夕崩潰瓦解,筆者只能說在野黨們如果繼續欠缺藍綠鬥爭的全局思維與攻防大戰略的話,那未來面對綠營的鬥爭伎倆就真的只能交給老天爺保佑了。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胡文琦: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政治評論家、親民黨發言人
原始新聞來源 【胡文琦專欄】在野黨應有警覺與大戰略 臺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