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網編輯劉家瑜/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釋出加快升息與縮表步伐的訊號後,新台幣匯率貶勢確立,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11日以28.94元開盤,貶3.4分,盤中持續走貶,至10時15分已貶破29元大關,最低來到29.046元,為2020年10月來首見,再探一年半來新低。
根據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最新統計,今(2022)年3月,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下滑至100.37,連三降並為十個月低點,新台幣匯率貶勢確立,近日就有機會貶破29元。央行也因外資持續大舉匯出,央行進場拋匯調節,使得3月份外匯存底減少,終止連續7個月新高紀錄。
匯銀人士分析,29元是重要心理關卡,後續除了關注出口商拋匯力道是否開始湧現,央行接下來的調節態度也十分重要。新台幣對美元匯率第1季大貶9.3角,貶幅達3.26%,其中光是3月就重貶6角、貶幅2.14%,3月底新台幣匯率終場貶值4.2分,收28.622元。
央行強調,新台幣匯率的升貶是「雙面刃」,貶值有利出口商,但不利進口商。今年前三個月,因熱錢源源不絕匯出,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一路溜滑梯,顯示新台幣匯率轉弱、出口廠商的國際報價競爭力也明顯提升。
資料顯示,3月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121.08,連兩降並為八個月低點。央行指出,名目有效匯率指數是指新台幣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匯率指數的加權平均數,該指數下滑,表示新台幣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貶值。相較於名目有效匯率指數,實質有效匯率指數進一步納入物價變動因素,指數下跌,表示台灣出口報價競爭力增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