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鷹派理事提四大「隱藏性」通膨未被捕捉 主張升息1碼

取自央行臉書

【民眾網記者劉家瑜/綜合報導】

中央銀行去年第四季宣布再升息半碼,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今(19)日曝光,包括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央行理事陳旭昇及李怡庭3名鷹派理事,會中持續表達反對立場,認為宜積極應對台灣通膨問題,應升息1碼。有位鷹派理事並提出四大「隱藏性」通膨,包括名目薪資漲幅助長通膨預期、17 項重要民生物資漲幅較CPI高、房價續升將推升房租、M2成長率連 27 月逾參考區間 6.5%的上限。

支持升息1碼的鷹派理事指出,去年 3 月以來,核心 CPI 年增率均高於 2%,11 月核心 CPI 年增率下降是否僅為短暫現象仍待觀察。考量通膨預期至關重要, 對貨幣政策決策有很大的助益,通膨若拖得愈久,愈容易使民眾通膨預期攀升,宜積極應對台灣通膨問題。因此,認同升息係正確的方向,但升息 1 碼較為適當。

另一位鷹派理事也提醒,影響通膨預期的因素可能未被捕捉出來,須思考貨幣政策調整對通膨預期的影響,並提出四點理由。第一、去年名目薪資上漲幅度高,除將對通膨造成壓力外,亦可能反映高通膨預期。因去年通膨率較高,致實質性薪資微幅負成長,影響家庭可支配所得,不利未來消費及投資,故避免通膨惡化是很重要的。

該鷹派理事也說,每月至少購買 1 次及 17 項重要民生物資物價的漲幅較整體 CPI 年增率高出許多,且已持續一段期間,民眾感受深,未來家計部門的通膨預期恐越高。另外,房租上漲為推升去年 CPI 年增率的主因之一;惟房價續升,將推升房租, 更不利於物價穩定。

另外,M2 成長率已連續 27 個月超逾參考區間 6.5%的上限,而 M2 成長率設定參考區間主要係考量其對中期物價會有影響。宜檢討是否調整此區間,並與民眾溝通央行貨幣政策的執行,傳達央行重視物價上漲的問題等。至於前兩次調升存款準備率,違反央行長期以來逐步調降存款準備率的政策方向,希望能透過比較有效的利率傳導方式,例如發行定期存單或直接升息,對抗通膨及通膨預期,因此希望政策利率能夠調升 1 碼。

鷹派理事認為,央行過去幾次對通膨預測均過於樂觀,宜加以檢討;另台灣目前看似相對其他國家溫和的通膨,主要係因政策性的管制,以及 CPI 房租類低估所致,這是建立在龐大成本上,不宜就此樂觀認定我國通膨相對溫和。央行至今擺脫不了長期低利率的陷阱,若升息係以半碼的速度爬行,對抑制通膨及消弭民眾通膨預期心理,並無法造成有意義的影響。

更多新聞報導:

央行理事轟「通膨遭低估」 升息未考量房價是「錯誤政策」

央行理事會議事錄摘要:房價問題、台美利差擴大掀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