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事評論員周偉航
在最新媒體民調中,國民黨整體支持度與兩個月前下挫超過5%,不但和民進黨死亡交叉,侯郭兩人的民調也大幅流失給柯文哲,這也讓賴清德再次取得全面領先。但最近出包的反而是民進黨,那麼國民黨之所以氣勢下挫,又有什麼可能理由呢?
在未來事件交易所的最新盤勢中,郭台銘的參選支持度已經跌破五成,但大致上和侯友宜仍是五五波。不過侯友宜的交易量遠低於郭台銘,因此主要的變盤力道,還是在於郭台銘的態度。
這也和民調專家對藍營支持度全面下挫的解釋差不多。賴清德的親信陳宗彥十多年前的老案被翻出來,確實讓賴副臉上無光,但他的支持度仍然很鐵,並未有明顯下探。而國民黨可說是全面翻車,郭侯都有明顯的下降,而且明顯流向柯文哲。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理由是「郭侯內戰」讓藍營選民失望。出來參選是公民的權利,不過藍營龍頭都要選不選的,不敢把話說明白,支持者的熱情難免散去。而且在郭董放話的過程中,似乎隱隱有郭侯「斷聯」,甚至是全面開打的味道,這也打亂了原本藍營宣稱的「非綠聯盟」團結基調。
另一個被聯想到「內鬥內行」的內戰戲碼,是青壯派參選立委的熱潮之下,卻傳出立委初選可能採「大局」民調,只要現任老將通過「防磚」的民調標準,即可直接獲得提名,這也讓青壯派怒而翻桌。黨中央雖然表明並無此事,部分老將更認為這是青壯派放消息想幫自己造勢,但不論是誰幹的,中槍的都是國民黨的形象。
就綠營的角度,國民黨民調下降也與夏立言赴中先後見了宋濤與王滬寧有關。藍綠都相當重視夏立言此行,也有各自的政治操作,不過兩軍吵了好幾週,就收視率來看,多數百姓是沒當一回事,甚至有七成民眾不知夏立言是誰,因此大概不會是民調加分或減分的理由。
那難不成是柯文哲有什麼傑出的表現嗎?柯文哲最近都在陪白沙屯媽走路,最受關注的新聞是「抓癢抓破皮去醫護站」這種鳥事,所以他也不算是有什麼正面表現,其民調上升是坐收漁利。但容易來的也容易去,若是國民黨之後表現像樣點,柯或許會回歸十多趴的基本盤。
但國民黨能有像的表現嗎?若說民眾黨民調好,是因為國民黨表現爛,那國民黨民調好,八成也和民進黨擺爛有關。現在民進黨已在民調上完成「打底」,賴清德也著手清除2022的選舉業障,看來接著就是向上發展了。然而國民黨現在就失去領先優勢,之後又能怎麼玩呢?4年前的2月底,韓國瑜仍以54%領先蔡英文的25%,而最後的結局如何,大家也很清楚。國民黨的專長一向是砸自己的場,只是今年開砸的早了些。
更多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