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眾網記者劉家瑜/綜合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20日發布最新外銷訂單數據,5月外銷訂單554.3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新高,月增6.8%,年增6%,由負轉正,主因中國大陸封控逐步解除,產能、物流、人流及材料短缺狀況亦漸次改善,加上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轉型需求續強所致。累計前五月外銷訂單2,804.6億美元,年增242.7億美元或增9.5%。
展望未來,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6月外銷訂單預估555億美元到570億美元,整體第二季外銷訂單預估在1628億美元~1643億美元之間,季減5.1%~5.9%,年增1.2%~2.1%。隨各國逐步放寬邊境管制,終端市場需求回溫,加上5G、 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增,均可望挹注外銷接單動能。

5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6.8%,較同期下降2.6個百分點,主因廠商海外生產地多以中國大陸為主,受封控措施影響部分產能所致。黃于玲透露,雖然上海部分復工,但物流、供應鏈不順暢的情形,還是影響接單表現。
5月陸港訂單為123.1億美元,年減 13.4%,減幅高達兩位數,以光學器材減少6.0億美元或減32.5%較多,電子產品減少3.5 億美元或減5.4%次之。至於陸港訂單何時轉正成長,黃于玲表示,隨著大陸各大城市陸續解封,台商產能可望恢復正常,若消費動能恢復,6月是有機會看到轉正。
按貨品別觀察,受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及網路通訊服務需求熱絡,帶動電子、資訊通信產品分別年增17.4%、2.7%;惟電視、筆電 等終端產品需求放緩,加上客戶端去化庫存,面板需求疲弱,且價格持續下滑,致光學器材接單減少,年減29.8%。惟俄烏戰爭持續,推升通膨壓力,加上變種病毒疫情反覆、 供應鏈瓶頸仍在,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升高,恐抑低接單成長動能, 後續發展亟須密切關注,妥為因應。
傳統貨品方面,化學品因國際油價維持高檔,致石化產品價格仍高於上 年同月,帶動接單年增13.3%,惟基本金屬因下游客戶去化庫存,致接 單年減6.7%,塑橡膠製品受中國大陸封控措施、防疫用品需求減少及價 格回落等因素影響,年減11.5%,機械則因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業 者對設備投資轉趨保守,加上歐美疫後居家修繕設備需求放緩,致年 減11.2%。
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6月份接單看法,預期接單將較5月份增加之廠商家數占19.2%,持平者占57.7%,而減少者占23.2%,按家數計算之 動向指數為48.0;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53.2,預期6月份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5月份增加,其中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57.1、52.4及39.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