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正式貶破32大關 楊金龍:外資賣超台股大舉匯出是主因

央行總裁楊金龍。劉家瑜攝

【民眾網編輯劉家瑜/綜合報導】

新台幣兌美元今(19)日收盤收32.022元,貶2.8分,正式貶破32整數大關。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19)日在三三會10月份例會上表示,外資於短期內大量頻繁進出國內匯市,其外匯交易占銀行間外匯交易比率接近四成;今年以來新台幣貶值,主要係因外資賣超台股並匯出資金。

楊金龍強調,外資匯入資金以投資台股為主,持有台灣公債之比重甚微,約總持有資產市值之0.3%,美台利差並非其投資之主要考量。前9月外資已淨賣超台股逾新台幣1.1兆元,併同獲配之豐厚股利大舉匯出,致台北外匯市場美元需求大於供給,為今年來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貶值逾13%之主因。

楊金龍今(19)日受三三會邀請,以「在當前高度不確定環境下,台灣經濟發展與央行貨幣政策面臨的挑戰」為題發表演講。楊金龍提到,1990年以來,台灣開放資本帳,跨境資本交易明顯成長,資本移動成為影響新台幣匯率之主要因素。過去30年外資與本國資金進出之跨境資本交易明顯成長,1990年跨境資本交易僅為商品貿易收支金額僅0.6倍,2021年跨境資本交易為商品貿易收支金額來到12.8倍。

另外,楊金龍也指出,今年以來,全球匯率波動度呈現上揚,主要反映第一季俄烏戰爭爆發及主要國家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提高;尤其9月Fed貨幣政策立場續較市場預期更鷹派,致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波動進一步上揚。新台幣匯率波動度除隨各國匯率波動度走升而上揚外,外資賣超台股並匯出,亦加重匯率波動;9月新台幣匯率波動度更上揚近4個百分點,國際匯市及新台幣匯率波動升高,也對央行構成挑戰。

長期以來,台灣物價低且穩定,對通膨預期產生定錨效應;惟近年因連續重大外來事件等不確定性衝擊,致國內較高通膨率持續一段期間,也喚起民眾的通膨預期心理。當前國內通膨衝擊雖主要來自供給面之成本推動,央行仍有必要採行適度緊縮貨幣政策,制約通膨預期,以維持物價穩定。因此,央行今年來三度調升政策利率,共計0.5個百分點,並採價量並行方式, 有助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

央行將密切關注美中爭端、俄烏戰爭、疫情改變消費與生產型態、中國大陸防疫清零政策等事件對全球供應鏈與全球通膨的影響,尤須關注以美國為首等主要經濟體的升息路徑(停止與轉向時機)及其對台灣經濟、物價與金融穩定之外溢效應,以及去全球化趨勢、氣候變遷等對台灣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未來台灣貨幣政策是否進一步緊縮、減緩緊縮,或稍作停頓,將取決於數據,審慎進行決策。

追蹤民眾網Line官方帳號

更多新聞報導:

不忍了!央行:楊金龍談及外匯管制與台股下跌無關

楊金龍:任內絕對不會外匯管制 升息與選舉、股市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