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救國團「聚光計畫」點亮善的力量陪孩子實踐品德力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為落實生命與品德教育,傳遞「付出與回饋」的正向價值,救國團總團部與救國團愛心急難扶助基金管理委員會於5月27日中午,攜手基隆市正濱國小共同舉辦「聚光計畫」關懷活動,透過行動陪伴學童體會助人為善的意義,讓愛在基層社會中持續綻放。 活動現場溫馨感人,參與的學童親手彩繪杯墊並撰寫心願感謝卡,每一位孩子皆發揮想像力,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圖像杯墊,這些作品由善心人士透過「心願交換」的方式認領與回饋。活動讓孩子們理解「先有付出,才有收穫」的真諦,許多學童在卡片中表達對家人的關懷與愛意,一位一年級小朋友寫下想送乳液給媽媽的願望,只因媽媽冬天總為她擦乳液,而她捨不得用。孩子純真的情感,也深深感動了現場所有人。 本次活動由救國團基隆市團委會承辦,基隆市各區團委會與真善美聯誼會協辦。活動當日,正濱國小王裕仁主任也親自陪同與會人員,包括救國團愛心急難扶助基金委員楊素貞、總幹事陳建成、基隆真善美聯誼會會長羅麗華、諮詢委員李美珠、副會長呂麗菊及多位義工幹部,一同到場送上溫暖與祝福。 「聚光計畫」為救國團長期推動的公益關懷行動,致力於整合社會資源、協助弱勢學童圓夢,透過教育的力量灌溉品德的種子,引導孩子們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價值,並鼓勵他們在未來有能力時回饋社會,讓善的循環在各地持續萌芽、生長。 救國團表示,希望藉由本次活動,讓更多孩子在成長路上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支持,在心中種下希望與愛的種子,從而培養正向的品格力。也期盼這份善意能不斷延續,開枝散葉,照亮更多需要幫助的角落,讓愛在聚光中持續發光發熱。 原始新聞來源 救國團「聚光計畫」點亮善的力量陪孩子實踐品德力 臺灣郵報.

大新竹校園掀起科技運動風潮 「無人機足球」親子超愛魅力無法擋

【民眾新聞網方健龍新竹報導】起源自韓國、結合科技與競技的創新運動—無人機足球(Drone Soccer),被稱為科技城的新竹縣自然不會缺席,在新竹縣政府積極推動下,已從體驗活動走入校園課程,成為竹縣STEAM教育發展的新亮點。 據了解,無人機足球是一項新興科技運動,自2016年誕生後,逐漸發展為國際級賽事,更是全球許多學校推動STEAM教育的重要工具。學生透過操控裝設於球體內的無人機,進行5對5空中對抗,不僅鍛鍊操作能力與反應力,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科技素養,激發學習動機、提升工程與數理理解力。 新竹縣博士議員吳旭智積極串聯大新竹地區高度關注這項無人機足球運動,包含新竹縣、新竹市、敏實科大、在地中小學、民間單位、科技團隊等,目前已陸續啟動「無人機足球比賽訓練與體驗」。在五月底新竹縣舉辦EdTech數位學習成果展上,吳旭智也主動協助設置無人機足球體驗區,吸引許多親子同樂,讓民眾親身體驗科技結合運動的全新魅力。 目前已有多所竹縣學校導入相關課程與社團,如十興國小,已完成設備添購,預計將無人機足球列為五年級學生的課程,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學習,從學習無人機的科技原理著手,進而讓學生了解無人機在生活、交通、防災、環保等方面的廣大應用,未來也會積極組隊參加各項縣內的無人機足球賽事。十興國小表示,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相關活動,鼓勵學生勇於挑戰新興科技,培養多元能力,迎接未來挑戰。 吳旭智議員表示,5月份新竹縣府在新豐池和宮舉辦的龍舟競賽,也有無人機足球體驗活動;8月份新竹市將舉辦「無人機足球暨AI機器人科學創課程式競賽」;10月份新竹縣舉辦科普博覽會,也即將舉辦無人機足球公開賽;11月份在台北市會舉辦全國性「教育科技盃無人機足球公開賽」,許多的賽事、交流平台,都是讓縣市學校與社區團隊共同參與的好機會。 吳旭智強調,科技教育不該只存在於考卷中,更應該進入生活。未來他也將持續推動更多場域建置與師資培訓,讓新竹孩子不僅能「操作科技」,更能「創造科技」,從新竹出發、朝國際邁進,讓無人機足球成為走向未來世界的一張門票。 《圖說》新竹縣光明國小導入無人機足球相關課程與社團。(圖/吳旭智議員提供)

宜蘭軍服站長探視住院袍澤 贈慰問金祝早日康復

【民眾新聞葉柏成宜蘭報導】宜蘭縣軍人服務站長何中南今〈27〉前往羅東博愛醫院,慰問術後留院觀察的國防部軍備局規格鑑測中心兵器試驗場的吳姓少校,除轉達軍友社黃呈琮理事長及簡士偉秘書長的關懷之意及單位關照之情外,並致送慰問金,叮嚀要安心休養,祝福早日康復。 宜蘭縣軍人服務站係於昨日接獲國防部軍備局規格鑑測中心兵器試驗場反映,吳姓少校因病於羅東博愛醫院住院手術治療,術後留院觀察。站長何中南獲悉後,即秉慰問及時精神於今日由單位政戰處長呂中校陪同前往醫院探視慰問。 何中南除先轉達軍友社黃呈琮理事長及簡士偉秘書長的關懷之意及單位關照之情外,並致送慰問金,叮嚀吳少校要安心休養,祝福早日康復。他貼心的關照與及時的關懷慰助,讓申請部隊與受慰官兵都對宜蘭軍人服務站的優質服務感到十分的感動與感謝。

新店好Chill端午攻略 老街美食、絕美步道、水舞煙火全打包!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觀(二十七)日表示,端午連假即將登場,還在煩惱去哪裡玩嗎?不妨避開長途塞車,來趟輕旅行,走訪新北市新店區,欣賞山水交織的自然風光、感受濃厚的在地文化魅力。老街美食、絕美步道、水舞煙火,一次通通打包,輕鬆規劃最Chill的假期行程! 首先不能錯過的,就是全台聞名的「碧潭風景區」。白天可悠遊於碧潭湖面,搭乘天鵝船欣賞湖光山色;夜晚則在吊橋點燈下,感受浪漫氛圍。恰逢「碧潭水舞季」熱鬧登場,每晚六場水舞展演精彩連發,還有端午限定市集、互動設施及煙火秀熱鬧加持。此外,人氣「胖卡餐車」雲集,主打日式炒麵麵包、美式熱狗堡等異國美食,讓旅客邊吃邊拍、輕鬆感受濃濃節慶氛圍。 喜歡親近自然的旅人,推薦探索「銀河洞越嶺步道」與「獅頭山步道」。銀河洞步道林蔭幽靜,終點是一座倚山而建的岩洞觀音廟,夏日山泉潺潺,宛如人間仙境;獅頭山步道則擁有開闊視野,可遠眺新店溪與台北盆地,是健行愛好者的天堂。親子出遊則可選擇新店溪河濱自行車道,一邊騎乘一邊感受徐徐微風,樂活又自在。 熱愛文化與手作的民眾,千萬別錯過新開幕的「溪洲園區原民特色專賣店」,這裡集結原住民族工藝品、農特產品及原民風味料理,讓您一次體驗多元文化、品嚐美食、選購特色好物。 當然,來到新店不能不逛新店老街,經典美食一次網羅!從古早味米粉湯、粽子、草仔粿,到創意甜品通通有,讓您吃得飽又吃得巧,體驗最地道的新店風味。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楊宗珉表示,今年端午連假不妨放慢步調,搭捷運輕鬆出遊新店,暢遊山水步道、市集老街與文化園區,以一場悠閒的輕旅行,開啟不同凡響的假期時光。更多旅遊資訊與活動詳情,歡迎造訪新北市觀光旅遊網,並追蹤新北旅客臉書粉絲專頁及IG,掌握最新消息。 原始新聞來源 新店好Chill端午攻略 老街美食、絕美步道、水舞煙火全打包! 臺灣郵報.

新北環狀線板橋站新增出入口今開工!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為了進一步提升新北環狀線轉乘效率與旅運服務品質,新北捷運工程局推動「環狀線板橋站新增出入口工程」,於2025年3月14日順利決標,並在(二十七)日開工,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主持,率領捷運局與施工團隊共同祈福祝禱,祈求工程一切平安順利,如期如質完工。新設出入口啟用後,旅客不必再繞一大圈,還能直達新北環狀線月台層,轉乘時間將減半,從原本12分鐘大幅縮短至5分鐘,預計每月將有百萬人次受益。 侯友宜表示,新北環狀線通車以來已經成為市民重要的通勤路線,目前每月總旅運量超過170萬人次,隨著運量持續攀升,優化轉乘動線刻不容緩,其中板橋站是新北市四鐵共構交通樞紐,有捷運新北環狀線、板南線、高鐵、臺鐵四鐵及中長程客運轉運站。 為了讓市民便利轉乘,新設出入口將設於台鐵、高鐵板橋車站「東一門」站外,乘客能搭電梯、電扶梯及樓梯往上,直達環狀線板橋站月台層,轉乘動線更直覺、快速,預計2027年完工。 侯友宜提到,原先新增出入口用地涉及多單位持分以及管線障礙、臺高鐵機房等設施,協調難度相當高,經市府團隊多次與台鐵公司及相關單位協商,成功在今年2月取得共識,順利排除相關障礙;新北環狀線板橋站與板南線之間的轉乘路線,有多種選擇,可經新板地下道與台鐵板橋站連通道轉乘,但因步行距離較長,且與台高鐵轉乘動線交雜;或者可走平面人行道過馬路轉乘,容易受到天候影響,隨著捷運路線增加旅運量也提升,轉乘動線已不符時需,故啟動新增出入口優化轉乘動線。 侯友宜說明,新設出入口完工後,捷運、台鐵與高鐵間的轉乘時間將明顯縮短,原本板南線轉乘環狀線時間約需12分鐘,有新出入口後轉乘時間減半,可大幅縮短成5分鐘,此外,轉乘台鐵、高鐵原本所需約8分鐘,也將縮短至4分鐘,大幅提升轉乘效率,讓周邊交通便利與通勤效能再升級。 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補充說明,新增出入口為地面型3層樓建築,設有上下行電扶梯各一座、無障礙電梯、樓梯,並設置售票機、驗票閘門、旅客資訊服務處及商業空間,提升整體服務品質。未來搭配明確指引標示與無障礙動線設計,將為年長者、身障者與所有旅客提供更加友善便利的轉乘體驗,完工啟用後,旅客即可快速轉乘各大交通系統,大力提升轉乘效率及旅運量,每月達百萬人次受益。 原始新聞來源 新北環狀線板橋站新增出入口今開工! 臺灣郵報.

生活

花王攜手5% Design Action推永續教科書 深化環境教育扎根力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面對全球永續發展(SDGs)與ESG趨勢,日用消費品大廠花王持續展現企業社會責任,宣布推出免費「永續教科書」專案,與5% Design Action跨界合作,針對幼兒園至高中(K12)不同年齡層設計適齡教材,協助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培養新世代從日常生活中實踐減塑行動,攜手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對此,花王總經理胡英錦表示,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花王的產品,身為製造商,我們有責任引導大家一起從源頭減塑,讓社會變得更美好。胡英錦指出,外界常認為快消品難以兼顧環保,但花王從包裝材質到設計方式持續改善,只要用心,同樣能實踐永續環保精神。 花王長期投入永續行動不遺餘力,從福爾摩沙1520海洋淨灘計畫,到此次與5% Design Action共同開發「永續教科書」,皆展現推動環保教育的決心。「生活即教育、教育從生活,我們希望啟蒙孩子,讓減塑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胡英錦強調,希望透過教育深化影響,進而擴展至家庭,形成一股正向循環的力量。 此外,花王也積極推動員工參與,從組織內部志工講師團隊,到深入8所國小、超過40個班級推廣永續生活教育,胡英錦認為,員工的認同與參與是企業影響力擴大的關鍵,不僅增進員工成就感,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延伸。 花王副總經理林利珉則補充指出,此次「永續教科書」專案,擴大至完整的K12教育體系,涵蓋幼兒園、國小、國中與高中四個層級,設計出四套符合年齡認知的教材,並開放教師免費下載使用。「從企業端,我們分享減塑產品的實際經驗,搭配5% Design Action對教育現場的理解,雙方專業結合,瞬間拉近與教育者、學生的距離。」 此次教案內容以「減塑」為核心主軸,設計了互動遊戲、角色扮演等活動,寓教於樂,讓學生在體驗中自然吸收知識,從日常培養正確的環保行為。另外,花王也透過跨界合作方式,將永續理念更廣泛推廣,包括與Xpark水族館合作舉辦環保永續生活展,以及與PaGamO平台推出永續生活線上遊戲任務,讓學生從不同管道了解聯合國SDGs等多元議題,從教案到數位平台,多元推動孩子們的永續素養。 最後,胡英錦分享說到,過去一匙靈洗衣產品內皆附贈塑膠湯匙,但有位愛用者寄回18支乾淨塑膠湯匙並手寫信呼籲減塑,這讓花王深受啟發,最終投入近一年時間,成功將塑膠湯匙改為紙湯匙。「小小一個改動,其實背後需要龐大的設計、試作與溝通生產,但這正是推動永續簡化的精神,也是我們與消費者共同前進的最好證明。」胡英錦說到。 花王強調,企業經營除了追求利潤,更要肩負起社會責任,永續經營從產品到人心,從市場營銷到教育推廣,持續為環境與社會創造長遠價值。透過這次「永續教科書」專案,花王展現了從消費日用品到教育現場,全方位推動環境永續的決心,期盼能攜手更多師生與家庭投入共創,從生活中實踐減塑行動,共同為地球的未來努力。 瞭解更多花王(台灣)的永續教育行動請上【永續教科書】或上【地球解方】官網查詢。

亞太近視病管理論壇 專家呼籲早期篩檢守護孩童視力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台灣青少年近視問題持續惡化,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台灣18歲以下青少年近視盛行率高達87.2%。此外,根據台大醫院眼科部發布在美國眼科醫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的一項長期追蹤研究指出,台灣學童的近視盛行率在1983年至2017年間持續上升。其中,7歲學童的近視比例從1983年的約5.37%顯著上升至2017年的25.41%;而12歲學童的近視率更從30.66%上升至高達76.67%。不僅如此,高度近視的情況也日益普遍,12歲學童的高度近視比例從僅1.39%增加至4.26%,15歲學童則從4.37%升高至15.36%。 面對這樣的趨勢,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近視與視覺光學分會與亞太近視病管理論壇(Asia-Pacific Myopia Management Symposium, APMMS)5/25日攜手台灣近視控制領域專家,於台北舉行研討會,正式發布最新兒童近視病治療臨床聲明,明確指出:「6歲以上孩童,散瞳驗光後等效球面度數達 -0.25D(含)以上,即應積極採取近視控制干預措施」。 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近視與視覺光學分會秘書長暨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蔡紫薰主任表示:「根據臨床觀察與研究數據,散瞳驗光後出現等效球面度數 -0.25D(含)以上的視力變化,往往已代表眼軸開始異常增長,近視風險已具臨床意義。若未及早介入控制,近視可能快速惡化,進入難以逆轉的階段。所幸,現今已有多項具實證支持的干預方式,能依據個別狀況進行量身規劃。透過科學化、個人化的早期干預,我們有機會幫助孩子留住清晰未來。」 亞太近視病管理論壇(APMMS)主辦單位酷柏光學台灣及香港區總經理暨亞太區商業策略副總裁Dr. Dora Lui表示:「這項聲明反映亞太區臨床專家在兒童近視控制上的最新共識與決心。透過清楚的指引與實務建議,不僅可協助醫療人員做出專業判斷,也讓家長知道什麼時候該採取行動。酷柏光學也將持續投入創新產品與教育資源,協助更多孩子遠離高度近視風險。」 此次亞太近視病管理論壇(APMMS)研討會聚焦於「兒童近視病的早期偵測與治療」,議程分為兩大主題。第一部分由台大醫院劉耀臨醫師與陽明附醫蔡德中教授,分享學齡前兒童近視與近視前期篩檢的重要性與經驗,呼籲早期發現是防線的關鍵。第二部分則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Dr. Maria Liu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蔡紫薰主任,深入剖析目前主流控制方式如日拋控制型隱形眼鏡與阿托品眼藥水的臨床成果與長期安全性,提供醫界與家長實務參考。專家一致呼籲:「應及早辨識風險、啟動個人化治療,以有效預防高度近視與併發症。」 在青少年近視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建立早期偵測與積極干預的臨床共識,有效守護下一代的視力健康,是刻不容緩的任務。透過此次研討會與最新聲明的發布,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近視與視覺光學分會及亞太近視病管理論壇(APMMS)攜手各界專家呼籲醫療體系、家長與社會各界正視兒童近視防治的重要性,共同打造更完善的眼睛健康照護環境,為孩子們的清晰未來把關。

日月光投控以綠色永續 積極實踐低碳未來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在氣候危機日益加劇、淨零排放成為全球共識,身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封裝與測試服務供應商,日月光投控公司展現企業責任與永續承諾,從低碳製造、資源循環再生、利害關係人共創價值、推動社會共融等面向,持續深化「綠色使命」,以具體行動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日月光投控早在2016年,即承諾2030年達成42%再生能源使用率,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根據其2023年永續報告書顯示,日月光已在全球據點逐步導入能源管理系統,並透過節能設備汰換、製程優化與低碳化以及能源轉型等方式,2023年共減少約603,327公噸二氧化碳排放,永續環保不單只是減碳,更是在改變企業營運邏輯,日月光從管理到製造生產,每一項決策都考量氣候風險與低碳轉型的潛力。 其次,日月光在廢棄物資源化與水資源循環方面持續突破,除了推動製程用水回收與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策略已見成效,2023年各子公司總節水量達到 128 萬公噸,歷年一般廢棄物回收率已逾9成,並透過再生化學品、材料回收等方案,致力將製程副產物視為再生資源,透過科技將其轉換為價值,再導回生產鏈,循環再生,逐步實踐「零廢棄製造」的願景。 在推動供應鏈永續方面,日月光秉持「綠色夥伴」精神,制定明確的供應鏈管理政策、策略與長期KPI目標,並持續推動綠色材料、綠色工廠、生物多樣性守護與供應鏈可追溯性等多項計畫,攜手夥伴量化並提升整體永續表現,積極推動更具韌性及多元價值的永續供應鏈生態系。日月光每年主動透過ESG問卷進行風險評估,及早掌握供應商永續執行項況,帶動整個價值鏈轉型,把永續變成產業競爭力。 此外,日月光每年舉辦最佳供應商頒獎典禮,不僅對重要夥伴表達感謝,也藉此傳遞供應鏈永續管理要求和目標,並激勵供應商展現最好的經營績效,2024年度最佳供應商的評選標準較往年更為周延,除了品質、成本、交期、服務與技術外,也將ESG指標全面納入評選項目。 2017年日月光首創業界頒發「供應商永續獎」,表揚永續績效優良之供應商,更有別過往單純頒獎方式轉變提供實質專案經費補助的激勵措施,,進一步凝聚雙方對於商業目標、營運優先事項與永續發展的鏈結,日月光副董事長暨採購長唐瑞文表示,半導體產業前景可期,為了實踐供應鏈永續發展,日月光將在關鍵領域與供應夥伴密切合作:技術創新、供應鏈彈性、ESG 優先項目,及拓展策略合作夥伴關係。 面對近年來需求波動、技術快速演進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等挑戰,日月光主動強化與供應商的協作機制,透過提早介入、持續監控與生產規劃,提升供應鏈的韌性,公司投入更多內部資源與夥伴緊密合作,並以材料創新、設備策略聯盟,以及AI應用導入等方式,加速外部協作與創新,滿足未來客戶對高科技封裝技術的多元需求。 除了環境面向,日月光也持續投入社區共融與社會公益行動,透過積極參與,結合員工志工、社會企業與當地社區、公益組織及產官學界,推動偏鄉教育、弱勢照護及長者關懷等計畫。2023年,員工志工服務時數突破1.1萬小時,觸及全台逾60個非營利組織與社福單位。同時規劃在廠區周邊設置6個日照與居家服務據點,預計服務超過360人次的長者與家庭,其中有4個據點,在2025年開幕,預計將於2026年全面啟用,希望企業的成長能同步回饋社會,讓科技有溫度,讓影響力更深遠。如今永續不再只是選項,而是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對此日月光控股董事長張虔生表示,日月光持續透過智慧與永續的雙軸轉型,提升人員的技術含量以重塑價值,搭配數位科技的智慧工廠,實踐淨零承諾,達成企業與環境共融;同時,運用半導體的關鍵角色與創新技術,致力於公司營運與ESG的平衡,並攜手產官學界、利害關係人及社會大眾積極為生活永續帶來正面的實質改變,邁向嶄新未來。

3481地區年度年會盛大舉行 呼應和平與無限可能的未來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國際扶輪3481地區2024-25年度大會於5月10日在台北圓山大飯店隆重舉行,適逢國際扶輪創立120週年,年會特別以年度主題「神奇扶輪」為核心,呼應國際扶輪致力推動世界和平的宗旨,由地區總監劉影梅以「百年凝聚的扶輪神奇、再造雙甲子的和平願景」為策劃主軸,展現扶輪延續百年使命、邁向未來的堅定承諾。 為了慶祝國際扶輪前社長黃其光提出「光耀扶輪」10週年,特別成立的台灣光耀艇隊,身穿海軍制服,舉劍門迎賓,展開尊榮的一天。有國際扶輪社長代表梁美智、國際扶輪理事林鑾鳳、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以及來自日本2750地區、韓國3610地區總監、代表等逾千位社友與貴賓參加,共同見證扶輪社在公益服務、國際交流與社會影響力等方面的豐碩成果與神奇力量。 地區總監劉影梅表示,扶輪的神奇在於立志成為在地的土地公、他人生命中的忘憂谷,那些因信念而生、讓人嘴角上揚、眼神發亮的服務計畫,正是讓世界更美好的關鍵。會中特別表揚為扶輪精神傳承與卓越服務做出貢獻的典範人物,包含扶輪超我服務獎得主黃永輝前總監;根除小兒麻痺貢獻獎得主林汶玲年會主委;以及國際扶輪等級、地區等級的五大服務獎得主;各社社長高舉不同顏色的鑽石大獎把氣氛推到最高潮。 國際扶輪社長代表梁美智表示,和平是扶輪七大焦點服務領域的核心目標之一。她高度肯定劉影梅總監積極推動和平倡議、包括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攜手籌設的「國際和平中心」與「和平柱」、創新啟動「數位性暴力防治計畫」,期許這些涓滴善行能匯聚成改變社會的長流,帶來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台北市副市長陳溫德感謝扶輪社對於推動社會和諧與公共利益所展現的積極作為,及對市政政策、世界壯年運動會的推動與協助,為政府與民間合作的最佳典範。 會中並邀請中研院士李豐楙專題演講昆侖之秘:天人合一的丹道養生,探討身心修養與人生智慧,內容深刻令人受益匪淺。另有公益捐贈儀式,由劉影梅總監、第九地帶協調人賴志明前總監代表捐贈新台幣10萬元予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由該協會理事長王振松、副理事長陳茂仁受贈,並感謝地區長期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青少年高球培訓計畫,為體育扎根、使熱愛運動的孩子們點燃希望。 扶輪家庭晚會有女高音簡文秀獻唱助興,扶輪社支持的公益團體、國際交換生帶來醒獅表演,及扶輪愛樂管弦樂團與扶輪青年等精采演出,分享扶輪家庭如何支持扶輪領導人一同成長以及奉獻的心路歷程,全埸獲得日本與韓國嘉賓的熱情參與,充分展現國際扶輪大家庭的友誼與凝聚力。

展現愛與行動力 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新北大放異彩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副秘書長龔雅雯今(27)日於新北市青職基地接見「第25屆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得獎者,親自頒獎予新北市獲獎學校代表及教師、學生。 龔雅雯感謝台新青少年基金會積極整合各界力量舉辦青少年志工菁英獎鼓勵青少年參與志願服務,培育良善品格及公民素養,二十五年來已鼓勵超過 80,000 名優秀青少年志工,為社會公益注入創新動能。 她指出,本屆全國菁英獎得主之一,來自就讀新北市康橋高中的黃禹綸,偶遇中華視障路跑協會的跑者及志工進行陪跑訓練,從小熱愛運動的他當下便毛遂自薦加入陪跑志工行列,成為當時唯一的高中生陪跑志工。 在擔任陪跑員的過程中,黃禹綸更懂得同理視障者的需求,並且還為視障者搭建英文線上課程,邀請同學製作錄音檔提供視障生複習,協助從事按摩工作的視障朋友開設英文課教導按摩術語,提升外語能力。此外,還在惠盲教育學會擔任志工,透過撰寫英文募款信向國外教會求助資金。 另外一位同樣獲得全國菁英獎的沈傳恩,就讀新北市華美國際美國學校(AAIA),自13歲加入志工團,開始在黎明教養院服務開啟長達五年的志工旅程。從服務對象的微笑中體會到服務的價值。 沈傳恩認為僅靠個人力量不足以改變社會,因而成立「愛在花蓮無國界國際學生志工團」,以實際行動深入在地傳遞關懷。每年寒暑假,帶領國際學生團隊前往花蓮,進行公益產品製作、環境維護及失智、獨居長者陪伴等志工關懷服務。 青年局長邱兆梅表示,學校獎項部分,新北市計有新北市南山高級中學及新北市康橋高級中學獲得「服務教育楷模獎」,2所學校均長年深耕志工服務教育,推動各項志願服務課程,校內學生積極參與各式志願服務活動及服務性社團,成果深獲肯定。 個人獎項部分,本屆新北市計有全國菁英獎學生2名、傑出志工獎學生3名、奉獻獎學生24名及弘揚公益獎教師1名,獲獎眾多。  

最新新聞

更多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