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強力取締砂石車 中和警違規熱區大執法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中和警分局為降低交通違規與肇事件數,日前在環河西路3段與永和路口(單行道往橋和路方向),執行取締大型車輛交通違規專案勤務,並運用活動地磅檢視車輛是否超載,詳加攔查舉發各項違規。透過執法手段,促使大型車駕駛遵守道路交通法規之規範,以維護其他用路人安全。 中和分局分析轄內大型車輛違規停車等各項交通違規熱區,計有和城路、中正路及環河西路等路段,針對「違規停車」、「行駛管制區」等交通違規項目展開執法勤務,以保障用路人安全。 中和分局指出,轄內機動車輛約30萬餘輛,而中和交流道、台64號快速道路平日車流量大,加上平面道路路幅較小、停車空間不足,因而道路交通流量負荷大,尤其目前轄內有捷運萬大線工程施工,形成多處交通瓶頸,以致常有交通壅塞情形。此外,部分承攬建案土方清運運輸業者,圖一時之便,違規停車占用道路,造成交通安全隱患。 因此,經統計自114年迄今,中和警已取締大型車違規超載11件、滲漏飛散11件、號牌污穢638、超速13件、闖紅燈13件、無照駕車1件、違反管制規定179件、爭道行駛7件、其他交通違規489件,共計1,352件,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最高罰鍰金額計算,總計裁處金額超過百萬元。 中和分局呼籲,大型車駕駛勿心存僥倖,任意行駛車輛,應隨時注意視野死角有無人車,多加禮讓並減速慢行;另也請機慢車騎士及行人,遠離大型車輛的「視野死角」及「內輪差」範圍,拒絕成為道路隱形人,只要多一分注意,就能減少一份憾事發生,共同維護行車安全。

宋之凡用愛打造傳統時尚 傳承創新及有愛幸福的基隆好鞋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曾以「製鞋王國」享譽國際的台灣,隨著產業外移與社會結構轉變,傳統製鞋技術面臨失傳危機。然而,基隆的青年設計師宋之凡,憑藉對工藝的熱情與家鄉的深厚情感,創立手工鞋品牌「凡人與路」,成功結合傳統製鞋技藝與現代設計美學,打造出具有溫度與時尚感的「基隆好鞋」,為地方產業注入創新生命力。 從服裝到製鞋 用夢想為雙腳創造幸福 宋之凡大學主修服裝設計,畢業後投入服飾產業,卻在創意受限的現實中萌生創業念頭。為了實現夢想,他從零開始學習製鞋,參加政府「明師高徒計畫」赴台南拜師學藝。即使在艱困環境中歷經磨練,甚至曾獨自承擔工廠運作,他仍堅持不懈,提前累積了紮實技術基礎。 「凡人與路」誕生 為基隆走出一條溫暖創新之路 2017年,宋之凡返鄉創業,成立「Monazu之凡工作室」,隔年推出「凡人與路」品牌,象徵平凡人走在實踐夢想之路的信念。從選材、裁剪到壓底,每雙鞋皆由他親手製作,堅持九道繁複工序不假他人,賦予每雙鞋獨一無二的情感與靈魂。 透過基隆市政府「青年孵育計畫」與產業博覽會的支持,他看見家鄉市場的潛力,正式將品牌基地落腳基隆。更進一步結合雨都文化與海洋意象,打造兼具機能與設計感的日常鞋款,成為基隆人腳下最幸福的夥伴。 教育推廣與社區扎根 傳承工藝點燃希望 除了創業,宋之凡也積極推動傳統工藝教育。他深入校園與社區開設體驗課程,推廣製鞋文化,並舉辦親子鞋作活動,讓大小朋友在動手製作中感受職人精神與家庭溫情。他表示:「製鞋是一種溝通,也是一種傳承,希望孩子們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可能。」 女兒宋凡琋也成為這份產業的見證者與未來的接棒者,為「凡人與路」注入世代傳承的深厚情感。 傳承與創新同行 打造有愛幸福的永續品牌 2022年,「凡人與路」成功登上基隆城市博覽會舞台,以「基隆好鞋」作為城市行銷亮點,吸引各界目光。2025年,宋之凡將持續以「傳承創新愛基隆」、「有愛幸福計畫」為品牌核心,結合手工藝、永續理念與社區連結,打造兼具溫度、美感與文化價值的基隆好鞋。 「每雙鞋都是一段旅程,也是一份承諾。我想用雙手,把愛與幸福傳遞出去。」宋之凡堅定地說。 未來,「凡人與路」將持續深耕基隆,舉辦更多親子活動、社區工作坊與文化推廣計畫,實現讓「幸福永續、真愛傳承」的品牌願景。從一雙雙手工鞋開始,讓世界看見台灣工藝的美、看見基隆的溫度與創新。 品牌粉絲專頁 凡人與路 Facebook 官方粉絲專頁 原始新聞來源 宋之凡用愛打造傳統時尚 傳承創新及有愛幸福的基隆好鞋 臺灣郵報.

新北市中和區公所表揚23位模範母親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為迎接母親節,感恩媽媽們對家庭的奉獻及付出,中和區公所於(三)日在慈濟雙和靜思堂舉辦「114年度新北市中和區模範母親表揚大會」,由中和區長楊薏霖代表新北市長侯友宜致贈23位模範母親獎牌,並透過奉茶孝親儀式,用一杯「感恩的茶」表達子女對媽媽的愛與感謝,親子相互擁抱訴情,場面溫馨感人!現場貴賓與家屬齊聚,紛紛為媽媽們送上祝福與掌聲。 中和區長楊薏霖表示,今年評審出的23位模範母親,每位都有令人感佩的人生故事,即便處在生活艱困的年代,或是曾經歷生活上的不順遂,仍以堅定的信念和努力奮鬥,無怨無悔的全心守護家庭。 其中高齡已94歲的林黃婮女士婚後嫁入大家庭,身為長媳,秉持認命就是好命,肩負起家和萬事興之責,她教育孩子不管在工作或與朋友相處,也應當「以和為貴」,凡事不計較且熱心公益的個性,讓她總是擁有好人緣。 高彩琴女士婚後與先生共同創業,一邊經營公司一邊照顧家庭,38歲時於空中大學花了10年完成大學學業,與孩子一起讀書、到圖書館找書籍,成為與子女互動的能量。工作之餘高女士另參與台北市紅十字會緊急救護推廣超過20年,並持續投入弱勢團體的幫助,以實際行動關懷社會,為子女樹立良好的典範。 盧金鈴花女士幼時家庭困苦,婚後因先生早逝,為了拉拔孩子長大,白天上班、晚上做手工養大3個孩子,她自陳雖然沒有高學歷,但知道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對孩子們「勤教導、勤鼓勵」,而孩子們長大後也都非常孝順聽話,對於現在生活感到幸福開心。 陽貴美女士來自臺東阿美族部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她堅持以正確的價值觀進行教導,引導他們不忘本、認識和珍惜自己來自部落的根源,而在子女們都長大後,她便積極參與各項與原住民族文化相關的活動,今年更成功通過了認證中級,讓她更能完整地將這些文化及知識傳承下去。 母親是家庭的重要支柱,她們以愛與耐心教育子女成長,無論在家庭或社會中,都展現了堅韌與智慧。這次獲選的 23 位模範母親,不僅在家庭中扮演關鍵角色,更在社會中展現正向影響力,除了照顧家庭外並與時俱進,投身公益兼具服務社會熱忱,每一位榮獲模範母親代表都是實至名歸,值得讚揚與肯定。 114年度新北市中和區模範母親(依送件順序排序): 陳宜蘋女士、蔡淑琿女士、符美娟女士、席堪嘉女士、高彩琴女士、林秀碧女士、施陳妙女士、陳碧女士、李郭美枝女士、李張芙蓉女士、蘇宣羽女士、于蔡玉鶴女士、雷謝有女士、陳素美女士、李秀珍女士、戴張美英女士、盧金鈴花女士、藍蔡素春女士、林月女士、張月美女士、蕭美珠女士、林黃婮女士、陽貴美女士。 原始新聞來源 新北市中和區公所表揚23位模範母親 臺灣郵報.

溪洲園區特色賣店餐廳正式開幕 打造都市中的原民文創亮點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原民局自113年起透過人才培力、文化與產業整合、資源串聯及品牌行銷,逐步建構溪洲園區的永續營運模式。延續園區第一期的建築成果,溪洲聚落二期園區於(三)日迎來嶄新里程碑,由「慕谷慕魚原住民人文餐廳」正式進駐園區特色賣店,並舉辦開幕儀式,以原民族樂舞獻上祝福,場面熱鬧溫馨,展現原住民族群對於文化傳承的深厚情感。 此次啟用的特色賣店融合園區三大核心功能,包含原住民族特色餐飲服務、手作商品販售與藝文展演空間,期盼成為都市中的原住民族文化據點,透過美食體驗、工藝創作、永續理念與親子互動的結合,讓民眾深入認識原民文化內涵,一方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也強化聚落凝聚力,進一步形塑都會區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期盼推動溪洲成為具影響力的都市原住民族聚落,實現文化與經濟雙贏的發展願景。 餐廳整體設計邀請阿美族工藝師Sayfik章嘉慧以竹籐編織為主軸,融合傳統工藝美學與現代空間氛圍,打造出特色用餐體驗。在料理方面,主廚嚴選馬告、刺蔥等原民經典食材,研製出多道創新風味餐點,重新詮釋原鄉料理,首波主打料理「炭燒漢堡排」,更是饕客們不可錯過的招牌美味!以植物肉為基底,巧妙融合原住民香料與野菜,全程手工拍打,並以炭火細緻慢烤,完整鎖住食材原味。炙熱煙霧中,漢堡排香氣四溢,搭配獨門秘製醬料,一口咬下,鮮美多汁,層次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不僅如此,店內特別規劃原住民族特色工藝品賣店一隅,展示販售各式原民文創商品與農特產品,也持續上架溪洲在地族人作品,讓民眾享用美食之餘,也能將文化故事帶回家。從美食到工藝作品展售,這裡不只是都會區一處認識原住民族的窗口,更是能夠「看見文化、聽見故事、感受生活」的特色場域。 新北市原民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溪洲園區整體發展,擴大跨界合作與資源整合,打造集文化教育、生活美學與在地經濟於一體的多功能平台。期待溪洲園區不僅是原住民族展現文化自信的空間,更能成為帶動區域共榮、支持青年返鄉創業與跨族群交流的橋樑,讓文化能被體現在現代生活中,也讓原住民族文化的創新能量在都市中綻放。 原始新聞來源 溪洲園區特色賣店餐廳正式開幕 打造都市中的原民文創亮點 臺灣郵報.

侯友宜:《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紀錄多元興辦模式成全國典範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為展現社會住宅政策10年成果,特別將完整推動歷程紀錄成冊,(三)日舉辦「新北市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暨中和安邦社宅入厝園遊會」,市長侯友宜上午來到中和,與住戶和各級民意代表共同見證新北社宅政策的重要里程碑。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自102年至今已推動社宅達3.6萬戶,採多元興辦模式為全國樹立典範,從三重區及中和區率先全國以BOT方式興建社宅,開創公私協力模式,到社宅營運導入BIM系統監測碳排、淨零策略設計,除落實居住正義也兼具淨零永續。 侯友宜指出,新北社宅除了量質並重,並注重多元運用,目前已推出「青銀共居」、「合作共居」、「高齡友善換居」、「長者安心居方案」等首創全國的社宅計畫,希望營造跨世代融合、互助共居的全齡安養社區。 侯友宜舉例,如三峽國光社宅提供公托長照服務,打造宜居共融生活環境;土城員和社宅以青年共居為核心概念,導入社區共享空間和活動結合新場域;新店民安社宅將工業區變更回饋,回應社宅需求;新店央北社宅更是結合醫養,提升地區服務效能;板橋民權社宅透過都市更新取得社宅及公益空間;新莊新豐社宅以容積獎勵捐贈取得社宅供給;永和中正橋社宅則與派出所共構,將資源運用最大化。 侯友宜也說,為讓社宅入住制度更公平合理,扶助青年家庭及弱勢族群,新北市也推動「租金依所得分級」、「育兒家庭入住加籤」等精進政策;同時依照社區需求,結合公托、托老、身障日照甚至診所等社福機構,為高齡少子化社會及早做規劃。 城鄉局表示,《宜居家園的追尋—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完整紀錄市府10年來從政策規劃、建設推動到制度創新的各項努力,不僅具歷史意義,也是各縣市未來推動社宅的重要參考。 原始新聞來源 侯友宜:《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紀錄多元興辦模式成全國典範 臺灣郵報.

生活

防汛超前部署 新北完成273處潛勢地區巡檢清淤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環保局因應臺灣汛期為每年5月至11月,尤其在氣候變遷的加持下,極端天氣頻繁發生,瞬間強降雨可能造成的災情不容小覷。自4月起已加強災害防救整備工作,針對全市273處易積淹水地點全面巡檢,同步清理道路側溝內的淤泥、垃圾,確保側溝排水通暢。今年度第1季各區清潔隊清溝作業已執行約1,008公里,清淤量達到1,461公噸,且持續執行中,以降低豪雨所帶來的災害風險。 環保局長程大維指出,颱風及大雨來襲時,側溝排水的順暢與否攸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各區清潔隊每日執行側溝巡檢及清淤作業,針對不同類型的側溝,例如市區格柵型與山區開口式側溝,採用人工清除(手持清溝勺挖除)或搭配高效能清溝車進行沖洗、吸泥。 同時,強化源頭管理,清查側溝是否有遭油水排入,並輔導餐飲業者安裝油水分離設施,以防止側溝堵塞,維護水流暢通。 他說,除此之外,環保局亦同步進行相關的防汛整備,包括抓斗車、鏟裝機等重機具的數量盤點、功能檢查與保養作業,以確保災害發生時能即刻投入救災;同時補足消毒與環境衛生用藥,充盈庫存,並落實防汛查報及通報機制,提升應變緊急突發狀況的效能。 程大維強調,常見的排水阻塞原因多為落葉與雜物堆積,導致雨水無法順利排入側溝。請民眾自主巡查居家周遭水溝蓋及洩水孔,避免堆置雜物、或以橡膠墊覆蓋。若發現側溝堵塞,請即時撥打1999市政服務專線或通報當地清潔隊處理,共同維護溝渠排水順暢,減緩豪大雨造成的威脅。

攜手培育東協高階管理人才 許勝雄、張國恩獲頒泰國天主教易三倉大學特殊貢獻獎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東海大學與泰國天主教易三倉大學經過兩年籌備,正式啟動台泰首個雙聯金融管理高階管理學程,攜手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東協領袖人才。金仁寶集團總裁許勝雄,因其30年深耕泰國產業、長期促進泰國經濟成長、產學交流,獲頒「特殊貢獻獎」與「名譽講座教授」榮銜;東海校長張國恩亦因推動AI與永續為核心的國際教育戰略、帶領東海深入東協而同獲此榮。兩人肩負教育與產業的雙重使命,共同為亞洲高階人才共育開創新局。 頒贈典禮由天主教易三倉大學校長 Rev. Bro. Gabriel Sirichai Fonseka 主持,包括中華民國駐泰國代表處副代表董思齊、康舒科技董事長許介立、泰金寶科技總經理鄒孔訓、國立空大前副校長沈中元教授,東海大學副校長張嘉修教授、副校長劉正教授、國際長廖敏旬教授、公共事務處處長黃兆璽教授、EMBA主任李成教授、政治系主任張峻豪教授、泰國教育中心執行長謝宗順副研究員,東海校友總會理事長葉世宗,以及來自台商總會副秘書長劉昌奇、華商經貿會副秘書長崔惠瑛、泰國留台同學總會謝偉鈞總會長等政學產界代表,逾三十位嘉賓出席這場盛會。 天主教易三倉大學隸屬梵蒂岡,是泰國歷史最悠久、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天主教大學之一,長年在泰國高等教育排名穩居全國前三名,並為現任泰國王后蘇提達(Queen Suthida)之母校。 東海易三倉雙聯管理學程由兩校管理學院共同設計,課程聚焦財務金融、永續治理、人工智慧應用與印太經濟趨勢,結合企業參訪與雙邊移地學習,打造具實戰力與國際視野的高階商管人才。此計畫亦是臺灣新南向政策下高教跨國協作的具體實踐。 Rev. Bro. Fonseka表示,許勝雄和張國恩獲聘為易三倉大學講座教授,象徵兩校深化教育信仰與跨國合作的實質傳承,為台泰高教外交與人才共育立下重要里程碑。 張國恩校長表示,此次獲頒特殊貢獻獎,是對東海大學團隊推動國際化與教育外交努力的肯定。許勝雄總裁則強調,教育是推動供應鏈穩定與區域共榮的關鍵。他期許雙聯學程成為台泰之間人才與信任的橋梁。

《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發表 多元興辦引領全國典範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新北市政府5月3日於中和安邦青年社會住宅舉辦「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會暨入厝園遊會」,由市長侯友宜親自出席,與民眾熱情互動,共同見證新北推動社會住宅十年來的重要里程碑。本次活動除發表全台首本完整紀錄社宅政策推動歷程與成果的專書《宜居家園的追尋—新北社宅十年有成》,也特別結合園遊會形式,邀請社宅住戶與在地市民共襄盛舉,透過輕鬆參與方式,看見新北社宅成果與蛻變。 新北市自102年迄今全市已推動社宅達3.6萬戶 新北市社宅採多元興辦模式,包括三重中和全國唯一社宅BOT案,開創公私協力模式;新莊新豐社宅透過容積獎勵捐贈取得社宅供給;永和中正橋社宅與派出所共構,將資源運用最大化;三峽國光社宅提供公托長照服務,打造宜居共融生活環境;土城員和社宅以青年共居為核心概念,導入社區共享空間和活動結合新場域;新店民安社宅將工業區變更回饋,回應社宅需求;新店央北社宅結合醫養,提升地區服務效能;板橋民權社宅透過都市更新取得社宅及公益空間,落實居住正義目標。 新北市也特別著重社宅的品質與多元運用,陸續推出「青銀共居」、「合作共居」、「高齡友善換居」、「長者安心居方案」(社宅安心終老)等全國首創計畫,打造跨世代融合、互助共居的全齡安養社區。此外,新北市也推動「租金依所得分級」、「育兒家庭入住加籤」等精進政策,讓社宅入住制度更公平合理,扶助青年家庭及弱勢族群。每處社宅並依照當地社區需求,結合公益社福設施例如托幼、托老、身障日照甚至診所等機構,在面對高齡少子化社會的同時,市府已及早作好因應規劃。 同時社宅也不斷精進,除融入綠建築、智慧建築、通用設計、無障礙與耐震標章,優化社宅入住機制與高效管理,同時社宅興建及營運導入BIM系統監測碳排、淨零策略設計,除落實居住正義,也兼具淨零永續。 城鄉發展局指出,《宜居家園的追尋—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完整紀錄市府十年來從政策規劃、建設推動到制度創新的各項努力,不僅具有歷史意義,也將作為未來各縣市推動社宅的重要參考。未來,市府將持續深化住宅政策,擴大社宅供給,朝向打造市民安心居住、幸福成家的城市願景邁進。

惜惜地球 靈鷲山攜手新北親子趴打造永續市集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由新北市政府民政局與靈鷲山佛教教團共同舉辦的「惜惜地球-永續親子趴暨浴佛節」活動,今〈3〉日在新莊綜合運動場林蔭大道熱鬧登場,民政局長林耀長蒞臨現場,並參與寧靜一分鐘及浴佛祈福儀式。 林耀長局長感謝靈鷲山在新北市長久的貢獻,靈鷲山創已經連續15年獲選績優宗教團體,對社會公益與慈善事業付出良多,每年的普仁獎,照顧許多需要幫助的學子。今天的主題永續親子趴表顯現出靈鷲山對生態環境的重視。靈鷲山也認養貢寮的海灘,長期淨灘,也吸引很多民眾參與,生態很重要,我們要一起讓環境更好,愛護唯一的地球。 靈鷲山宗委顯月法師表示,很開心參加今天的活動,也代表靈鷲山感謝新北市政府長期以來對靈鷲山的協助。5月5號是浴佛節,下週是母親節,感恩佛陀用修行讓我們知因果,珍惜母親賜予我們生命,以及大地母親無私奉獻她的一切,讓人類得以生存。每一個當下都是覺醒的契機,今天市集中的每個攤位都是經過慎選,具愛護地球的理念,也希望大家在日常中,以愛護地球的方式消費。並將生態教育,透過生活化、寓教於樂的方式傳達給下一代。 活動以「惜」為核心主軸,延續「惜食」、「惜物」、「惜福」、「惜情」四大主題,讓民眾在參與活動過程中體會珍惜食物、珍惜物品、珍惜福氣、珍惜親情。此外,現場更有設立浴佛儀式祈福區,共同慶祝佛誕日,為地球平安、人人和諧祈願,讓參與的民眾感到滿滿的祝福與溫暖。為了愛護地球,今天市集中完全沒使用一次性餐具。 市集攤位類型豐富多元,表演節目也不遑多讓,由新莊鼓藝團帶來的曲目鑼鼓喧天活力開場,天馬戲創作劇團的精湛演出,更為活動增色不少。新莊市議會議長蔣根煌、新莊區公所區長朱思戎、新北B區監院妙依法師、靈鷲山護法會總會副執行理事鄭阿善等貴賓均到場祝福,逾700位民眾熱情參與,場面溫馨熱鬧。 此外,靈鷲山台北講堂當日同步舉辦「慢食˙靜好˙愛地球─立夏親子香草趴」,以親子為主軸串連講座、繪本、靜好市集等活動,從心出發,創造親子共處的溫馨時刻,在歡聲笑語中將永續價值融入日常。

國際佛誕文化節 新北贈佛光山板橋講堂「弘法利生」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農曆四月八日釋迦牟尼佛聖誕,各大佛寺與道場齊聚舉辦浴佛法會,以感念佛恩。佛光山板橋講堂特別舉辦浴佛儀式及蔬食園遊會,推廣健康的蔬食理念,使大家能夠「吃得健康,活得快樂」。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今〈3〉日代表市長前往會場參加浴佛活動,並頒贈「弘法利生」的匾額,以表達對於板橋講堂的感謝。 劉和然表示,感謝星雲法師對於這片土地的貢獻與付出,透過宗教的力量,讓社會得以和諧。此外,在疫情期間宗教的力量,更是扮演強大的後盾,照顧所有百姓眾生,默默的守護這座城市,而佛光山板橋講堂,也秉持著這樣的精神,舉辦各種法會、講座以及活動,弘揚佛法,將善念與溫暖注入整個社會。 佛光山板橋講堂住持妙兆法師說,佛光山板橋講堂秉持「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的精神,祈以及萬人之緣、共修之力共成佛事。國際浴佛大典慶典期間,除邀請民眾共同參與浴佛及蔬食市集外,也為了慶祝母親節,將於明〈4〉日在講堂內舉辦話劇表演「五月馨香·戲說母恩」。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共襄盛舉。 另外,靈鷲山佛教團今於新莊區綜合體育場林蔭大道舉辦「2025惜惜地球永續親子趴」,由民政局長林耀長代表市長出席。活動以「惜」為主軸,串聯「尊重每一個存在的價值」、「包容存在的空間」及「共同呈現成果分享的世界」三大理念,並邀請天馬戲創作劇團與新莊在地學子演出,透過永續市集、親子互動、減碳行動與靈性生態祈福等多元形式,傳遞生態永續理念。  

最新新聞

更多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