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Youtube
Sign in
要聞
政經
中港澳
地方
生活
運動
專欄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隱私權政策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要聞
政經
中港澳
地方
生活
運動
專欄
Search
要聞
政經
中港澳
地方
生活
運動
專欄
地方
強力取締砂石車 中和警違規熱區大執法
葉仁富
-
2025-05-03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中和警分局為降低交通違規與肇事件數,日前在環河西路3段與永和路口(單行道往橋和路方向),執行取締大型車輛交通違規專案勤務,並運用活動地磅檢視車輛是否超載,詳加攔查舉發各項違規。透過執法手段,促使大型車駕駛遵守道路交通法規之規範,以維護其他用路人安全。 中和分局分析轄內大型車輛違規停車等各項交通違規熱區,計有和城路、中正路及環河西路等路段,針對「違規停車」、「行駛管制區」等交通違規項目展開執法勤務,以保障用路人安全。 中和分局指出,轄內機動車輛約30萬餘輛,而中和交流道、台64號快速道路平日車流量大,加上平面道路路幅較小、停車空間不足,因而道路交通流量負荷大,尤其目前轄內有捷運萬大線工程施工,形成多處交通瓶頸,以致常有交通壅塞情形。此外,部分承攬建案土方清運運輸業者,圖一時之便,違規停車占用道路,造成交通安全隱患。 因此,經統計自114年迄今,中和警已取締大型車違規超載11件、滲漏飛散11件、號牌污穢638、超速13件、闖紅燈13件、無照駕車1件、違反管制規定179件、爭道行駛7件、其他交通違規489件,共計1,352件,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最高罰鍰金額計算,總計裁處金額超過百萬元。 中和分局呼籲,大型車駕駛勿心存僥倖,任意行駛車輛,應隨時注意視野死角有無人車,多加禮讓並減速慢行;另也請機慢車騎士及行人,遠離大型車輛的「視野死角」及「內輪差」範圍,拒絕成為道路隱形人,只要多一分注意,就能減少一份憾事發生,共同維護行車安全。
宋之凡用愛打造傳統時尚 傳承創新及有愛幸福的基隆好鞋
編輯中心
-
2025-05-03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曾以「製鞋王國」享譽國際的台灣,隨著產業外移與社會結構轉變,傳統製鞋技術面臨失傳危機。然而,基隆的青年設計師宋之凡,憑藉對工藝的熱情與家鄉的深厚情感,創立手工鞋品牌「凡人與路」,成功結合傳統製鞋技藝與現代設計美學,打造出具有溫度與時尚感的「基隆好鞋」,為地方產業注入創新生命力。 從服裝到製鞋 用夢想為雙腳創造幸福 宋之凡大學主修服裝設計,畢業後投入服飾產業,卻在創意受限的現實中萌生創業念頭。為了實現夢想,他從零開始學習製鞋,參加政府「明師高徒計畫」赴台南拜師學藝。即使在艱困環境中歷經磨練,甚至曾獨自承擔工廠運作,他仍堅持不懈,提前累積了紮實技術基礎。 「凡人與路」誕生 為基隆走出一條溫暖創新之路 2017年,宋之凡返鄉創業,成立「Monazu之凡工作室」,隔年推出「凡人與路」品牌,象徵平凡人走在實踐夢想之路的信念。從選材、裁剪到壓底,每雙鞋皆由他親手製作,堅持九道繁複工序不假他人,賦予每雙鞋獨一無二的情感與靈魂。 透過基隆市政府「青年孵育計畫」與產業博覽會的支持,他看見家鄉市場的潛力,正式將品牌基地落腳基隆。更進一步結合雨都文化與海洋意象,打造兼具機能與設計感的日常鞋款,成為基隆人腳下最幸福的夥伴。 教育推廣與社區扎根 傳承工藝點燃希望 除了創業,宋之凡也積極推動傳統工藝教育。他深入校園與社區開設體驗課程,推廣製鞋文化,並舉辦親子鞋作活動,讓大小朋友在動手製作中感受職人精神與家庭溫情。他表示:「製鞋是一種溝通,也是一種傳承,希望孩子們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可能。」 女兒宋凡琋也成為這份產業的見證者與未來的接棒者,為「凡人與路」注入世代傳承的深厚情感。 傳承與創新同行 打造有愛幸福的永續品牌 2022年,「凡人與路」成功登上基隆城市博覽會舞台,以「基隆好鞋」作為城市行銷亮點,吸引各界目光。2025年,宋之凡將持續以「傳承創新愛基隆」、「有愛幸福計畫」為品牌核心,結合手工藝、永續理念與社區連結,打造兼具溫度、美感與文化價值的基隆好鞋。 「每雙鞋都是一段旅程,也是一份承諾。我想用雙手,把愛與幸福傳遞出去。」宋之凡堅定地說。 未來,「凡人與路」將持續深耕基隆,舉辦更多親子活動、社區工作坊與文化推廣計畫,實現讓「幸福永續、真愛傳承」的品牌願景。從一雙雙手工鞋開始,讓世界看見台灣工藝的美、看見基隆的溫度與創新。 品牌粉絲專頁 凡人與路 Facebook 官方粉絲專頁 原始新聞來源 宋之凡用愛打造傳統時尚 傳承創新及有愛幸福的基隆好鞋 臺灣郵報.
新北市中和區公所表揚23位模範母親
編輯中心
-
2025-05-03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為迎接母親節,感恩媽媽們對家庭的奉獻及付出,中和區公所於(三)日在慈濟雙和靜思堂舉辦「114年度新北市中和區模範母親表揚大會」,由中和區長楊薏霖代表新北市長侯友宜致贈23位模範母親獎牌,並透過奉茶孝親儀式,用一杯「感恩的茶」表達子女對媽媽的愛與感謝,親子相互擁抱訴情,場面溫馨感人!現場貴賓與家屬齊聚,紛紛為媽媽們送上祝福與掌聲。 中和區長楊薏霖表示,今年評審出的23位模範母親,每位都有令人感佩的人生故事,即便處在生活艱困的年代,或是曾經歷生活上的不順遂,仍以堅定的信念和努力奮鬥,無怨無悔的全心守護家庭。 其中高齡已94歲的林黃婮女士婚後嫁入大家庭,身為長媳,秉持認命就是好命,肩負起家和萬事興之責,她教育孩子不管在工作或與朋友相處,也應當「以和為貴」,凡事不計較且熱心公益的個性,讓她總是擁有好人緣。 高彩琴女士婚後與先生共同創業,一邊經營公司一邊照顧家庭,38歲時於空中大學花了10年完成大學學業,與孩子一起讀書、到圖書館找書籍,成為與子女互動的能量。工作之餘高女士另參與台北市紅十字會緊急救護推廣超過20年,並持續投入弱勢團體的幫助,以實際行動關懷社會,為子女樹立良好的典範。 盧金鈴花女士幼時家庭困苦,婚後因先生早逝,為了拉拔孩子長大,白天上班、晚上做手工養大3個孩子,她自陳雖然沒有高學歷,但知道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對孩子們「勤教導、勤鼓勵」,而孩子們長大後也都非常孝順聽話,對於現在生活感到幸福開心。 陽貴美女士來自臺東阿美族部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她堅持以正確的價值觀進行教導,引導他們不忘本、認識和珍惜自己來自部落的根源,而在子女們都長大後,她便積極參與各項與原住民族文化相關的活動,今年更成功通過了認證中級,讓她更能完整地將這些文化及知識傳承下去。 母親是家庭的重要支柱,她們以愛與耐心教育子女成長,無論在家庭或社會中,都展現了堅韌與智慧。這次獲選的 23 位模範母親,不僅在家庭中扮演關鍵角色,更在社會中展現正向影響力,除了照顧家庭外並與時俱進,投身公益兼具服務社會熱忱,每一位榮獲模範母親代表都是實至名歸,值得讚揚與肯定。 114年度新北市中和區模範母親(依送件順序排序): 陳宜蘋女士、蔡淑琿女士、符美娟女士、席堪嘉女士、高彩琴女士、林秀碧女士、施陳妙女士、陳碧女士、李郭美枝女士、李張芙蓉女士、蘇宣羽女士、于蔡玉鶴女士、雷謝有女士、陳素美女士、李秀珍女士、戴張美英女士、盧金鈴花女士、藍蔡素春女士、林月女士、張月美女士、蕭美珠女士、林黃婮女士、陽貴美女士。 原始新聞來源 新北市中和區公所表揚23位模範母親 臺灣郵報.
溪洲園區特色賣店餐廳正式開幕 打造都市中的原民文創亮點
編輯中心
-
2025-05-03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原民局自113年起透過人才培力、文化與產業整合、資源串聯及品牌行銷,逐步建構溪洲園區的永續營運模式。延續園區第一期的建築成果,溪洲聚落二期園區於(三)日迎來嶄新里程碑,由「慕谷慕魚原住民人文餐廳」正式進駐園區特色賣店,並舉辦開幕儀式,以原民族樂舞獻上祝福,場面熱鬧溫馨,展現原住民族群對於文化傳承的深厚情感。 此次啟用的特色賣店融合園區三大核心功能,包含原住民族特色餐飲服務、手作商品販售與藝文展演空間,期盼成為都市中的原住民族文化據點,透過美食體驗、工藝創作、永續理念與親子互動的結合,讓民眾深入認識原民文化內涵,一方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也強化聚落凝聚力,進一步形塑都會區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期盼推動溪洲成為具影響力的都市原住民族聚落,實現文化與經濟雙贏的發展願景。 餐廳整體設計邀請阿美族工藝師Sayfik章嘉慧以竹籐編織為主軸,融合傳統工藝美學與現代空間氛圍,打造出特色用餐體驗。在料理方面,主廚嚴選馬告、刺蔥等原民經典食材,研製出多道創新風味餐點,重新詮釋原鄉料理,首波主打料理「炭燒漢堡排」,更是饕客們不可錯過的招牌美味!以植物肉為基底,巧妙融合原住民香料與野菜,全程手工拍打,並以炭火細緻慢烤,完整鎖住食材原味。炙熱煙霧中,漢堡排香氣四溢,搭配獨門秘製醬料,一口咬下,鮮美多汁,層次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不僅如此,店內特別規劃原住民族特色工藝品賣店一隅,展示販售各式原民文創商品與農特產品,也持續上架溪洲在地族人作品,讓民眾享用美食之餘,也能將文化故事帶回家。從美食到工藝作品展售,這裡不只是都會區一處認識原住民族的窗口,更是能夠「看見文化、聽見故事、感受生活」的特色場域。 新北市原民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溪洲園區整體發展,擴大跨界合作與資源整合,打造集文化教育、生活美學與在地經濟於一體的多功能平台。期待溪洲園區不僅是原住民族展現文化自信的空間,更能成為帶動區域共榮、支持青年返鄉創業與跨族群交流的橋樑,讓文化能被體現在現代生活中,也讓原住民族文化的創新能量在都市中綻放。 原始新聞來源 溪洲園區特色賣店餐廳正式開幕 打造都市中的原民文創亮點 臺灣郵報.
侯友宜:《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紀錄多元興辦模式成全國典範
編輯中心
-
2025-05-03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為展現社會住宅政策10年成果,特別將完整推動歷程紀錄成冊,(三)日舉辦「新北市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暨中和安邦社宅入厝園遊會」,市長侯友宜上午來到中和,與住戶和各級民意代表共同見證新北社宅政策的重要里程碑。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自102年至今已推動社宅達3.6萬戶,採多元興辦模式為全國樹立典範,從三重區及中和區率先全國以BOT方式興建社宅,開創公私協力模式,到社宅營運導入BIM系統監測碳排、淨零策略設計,除落實居住正義也兼具淨零永續。 侯友宜指出,新北社宅除了量質並重,並注重多元運用,目前已推出「青銀共居」、「合作共居」、「高齡友善換居」、「長者安心居方案」等首創全國的社宅計畫,希望營造跨世代融合、互助共居的全齡安養社區。 侯友宜舉例,如三峽國光社宅提供公托長照服務,打造宜居共融生活環境;土城員和社宅以青年共居為核心概念,導入社區共享空間和活動結合新場域;新店民安社宅將工業區變更回饋,回應社宅需求;新店央北社宅更是結合醫養,提升地區服務效能;板橋民權社宅透過都市更新取得社宅及公益空間;新莊新豐社宅以容積獎勵捐贈取得社宅供給;永和中正橋社宅則與派出所共構,將資源運用最大化。 侯友宜也說,為讓社宅入住制度更公平合理,扶助青年家庭及弱勢族群,新北市也推動「租金依所得分級」、「育兒家庭入住加籤」等精進政策;同時依照社區需求,結合公托、托老、身障日照甚至診所等社福機構,為高齡少子化社會及早做規劃。 城鄉局表示,《宜居家園的追尋—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完整紀錄市府10年來從政策規劃、建設推動到制度創新的各項努力,不僅具歷史意義,也是各縣市未來推動社宅的重要參考。 原始新聞來源 侯友宜:《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紀錄多元興辦模式成全國典範 臺灣郵報.
生活
北市影音公會陳仲祺理事長與白冰冰力挺《長安三萬里》 閩南語版展現中華文化底蘊
蔡富丞
-
2025-05-04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備受矚目的史詩動畫長片《長安三萬里》於2025年4月30日正式上映,日前(5月1日)在喜樂時代影城今日店舉行特別包場活動,現場星光熠熠,包括台北市政府顧問、台北市影音節目製作公會理事長陳仲祺與資深藝人白冰冰,以及其旗下藝人明亮、蔡亞露等人皆到場支持,吸引媒體與粉絲熱烈關注。 此次活動由台北市影音節目製作公會兩岸演藝事業部號召,陳仲祺理事長率領多位業界人士親自出席,展現對國產優質動畫的高度支持。他強調:「閩南語版相信能讓台灣的很多民眾更能夠去接受跟體會,這部動畫電影裡面所想要表達的意義,也可以對中華文化之美、歷史底蘊、詩詞歌賦等,可以有更深切地認識。」 資深藝人白冰冰亦大力讚賞這部結合藝術與文化深度的電影,並攜旗下藝人共同參與包場。她表示:「不管什麼類型,只要是正能量、有品質的電影,我都願意支持。現在拍電影真的很辛苦,像春暉這樣願意引進好作品的公司,更應該受到鼓勵。」 令人感動的是政大校友、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榮譽主席何玉美資助包場;紫微師範學院的輔德陸院長亦大力贊助。 閩南語版本再現盛唐風華 文化推廣具意義 《長安三萬里》以唐代詩人李白與高適的人生旅程為主軸,透過壯闊的動畫畫面展現盛唐氣象與詩意江山。電影推出國語與閩南語雙版本,其中閩南語版更邀請李㼈、王希華、林慕青等實力派演員參與配音,並由語言專家陳世明博士擔任顧問,精準還原唐代語言神韻。 白冰冰特別肯定李㼈以閩南語詮釋詩仙李白的表現,「這不僅是配音,更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她認為透過母語吟詩,不僅更加貼近歷史情境,也呼應政府推動「台語家庭」的政策目標。 白冰冰盼藝人以李白為鑑 勉勵新人成長 面對媒體詢問旗下藝人陳思瑋缺席一事,白冰冰坦言目前讓他閉門思過。她認為藝人在公眾場合應展現自律,即使只是「醉了趴在桌上」,也應虛心檢討。她笑說:「李白雖是詩仙,也是酒仙、酒鬼,今天應該讓思瑋來看看李白,反省學習如何做人處事。」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不少粉絲早早排隊,爭相與藝人合影留念。尤其明亮人氣爆棚,粉絲高舉燈牌熱情應援,白冰冰笑言:「剛剛怎麼沒人幫我歡呼?沒有我怎麼會有明亮?」引發現場一陣笑聲與掌聲。 鼓勵年輕藝人勇於追夢 白冰冰也勉勵新人藝人如「Give Me Five」少女隊的張家瑜、橘子,以及「未來少女」的舞蹈精靈曹晶晶,學習李白的自信與高適的勤奮,在演藝路上勇於追夢、堅持努力。 本次包場活動除了展現台北市影音公會與演藝圈對優質動畫的重視,也成功將古典詩詞與現代觀影結合,讓《長安三萬里》成為文化傳承與視覺饗宴兼具的話題之作。發行公司春暉也表示,《長安三萬里》將於全台影城熱映,包括離島金門、澎湖觀眾也能一同踏上這段壯闊詩旅。
中原大學設計原專班參與布農族全國文化祭 實踐文化設計教育與社會責任精神
張嘉誠
-
2025-05-03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簡稱中原原專班)師生近日受邀參與由花蓮縣卓溪鄉於5月1至3日所主辦的「第22屆全國布農族傳統祭儀展演及傳統技能競賽」,展開為期三天的移地教學實踐活動。此次行動結合文化參與及原鄉基礎建設設計案例,展現教學與部落現場的深度連結,由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副教授親自率隊,移地教學課程由助理教授群尤天鳴、楊登貴、蔡國華、劉瑞超、楊詩涵、王桂鳳及講師張東儒等依據課程帶領,深入布農族文化場域,實踐原專班對原住民族文化理解、社會責任與設計人才培育的堅定承諾。 此屆文化祭為台灣八大布農行政區輪值舉辦的重要文化盛會,吸引來自南投縣信義、仁愛鄉,花蓮縣卓溪、萬榮鄉,台東縣延平、海端鄉,以及高雄那瑪夏、桃源區等地的族人約5000人齊聚,參與傳統射箭、鋸木、負重競賽,及傳統歌舞、服飾展示、神話儀式等文化活動,完整呈現布農族文化體系與精神信仰。此活動亦呼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重視,成為展現族群文化再生與傳承的當代表述平台。 中原原專班師生不僅參與觀摩,更以課堂教學實踐為基礎並整合「素描與影像紀錄」、「原生視覺設計」、「語境空間設計」、「生態與文化」、「部落研習」、「田野調查」、「策展理論與實務」、「專業實習」、「設計繪畫」等課程,於文化會場中師生在活動現場針對各展區攤位進行設計討論,並針對文化展覽佈展區的配置進行空間分析,透過動線規劃、展示策略與觀眾互動等多面向記錄與學習,讓學生得以實踐「場域即教室」的學習理念,提升空間感知與文化詮釋的能力。 更具特色的是,學生已於本學期課堂教學實作中,在校內完成一件具文化象徵性與環境意識的小型文創椅作品。此作品以「環境友善」與「文化再生」為核心理念,選用回收再利用的南方松廢木料進行木工製作,融合原專班標誌紋樣及圖騰語彙承載著土地、社群與信仰的文化語境,也體現學生對文化創新詮釋的深刻理解與永續價值的實踐。此件文創椅作品於活動期間由魯瑪夫副教授與原住民教育與設計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尤天鳴助理教授代表原專班致贈卓溪鄉王桂花鄉長,象徵中原大學對原鄉文化保存的高度敬意與教育合作誠意,亦彰顯設計作為文化對話橋樑的實踐成果。 魯瑪夫副教授表示:「這張小板凳,不僅是一項文化創作,更是一場橫跨世代與族群的設計對話。學生在這件作品中注入對文化的尊敬、對土地的情感與對原住民族文化遺產的致意,這正是我們讓設計不只是形式的核心教育,而是承載記憶、連結社群、實踐責任的行動。」 此次移地教學亦強化學生的實務整合能力與社群互動經驗,在部落的文化情境中深化學理知識與地方參與,實踐「走出教室、走入部落」的教學理念。活動期間,多位布農族地方首長與參訪貴賓與中原原專班師生交流互動,對其展現出的創新設計力與文化敏感度予以高度肯定,進一步提升中原大學在原鄉地區的文化能見度與教育信任。 此次教學實踐同步呼應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知識教育推動政策」精神,展現中原大學對大學社會責任(USR)之積極落實,亦明確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核心指標,包括目標4「優質教育」提供文化導向與實作並重的教育課程、目標11「永續城鄉與文化保存」推動設計參與部落空間與文化保育、目標12「責任消費與生產」強調廢料再利用與環境友善創作,目標17「夥伴關係」深化校地合作、同時契合ESG倡議中「文化治理」、「環境共生」與「社會參與」的價值導向。 中原原專班此次以文化設計為對話媒介、以實地參與為學習核心,形塑設計教育跨文化、跨領域的創新實踐場景。這不僅是一場教學實驗,更是一場知識、土地、族群與未來世代共同參與的文化行動,為台灣原住民族設計教育與文化政策實踐開啟新局,也為中原大學持續推動國際原民交流、在地文化創生與永續人才培育奠定堅實基礎。
水彩畫的金屬建築「中醫大美術館」動土 普立茲克建築教父Frank Gehry設計
諸葛志一
-
2025-05-03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被譽為「普立茲克建築教父」、設計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的世界級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首座在東亞設計的大學美術館「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3日動土,預計2028年完工啟用。 台中市長盧秀燕參與動土典禮,她表示,中國醫藥大學打造美術館,是追求卓越的極致展現,法蘭克?蓋瑞設計的美術館,將醫學、人文、科技與藝術融合,預期將成為世界級的文化地標。她特別感謝中國醫藥大學及董事長蔡長海團隊的努力,也感謝96歲高齡的蓋瑞大師,將建築生涯最藝術、最巔峰的黃金20年,投注這座美術館,打造全世界最好的美術館。 盧秀燕說,台中在中央與地方、產官學的共同努力下,持續累積國際級建築與文化量能,繼伊東豊雄的「台中國家歌劇院」、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的「台中綠美圖」、隈研吾的「台中巨蛋」與「勤美術館」、安藤忠雄的「童書之森」後,台中再添一座國際頂尖大師作品,讓台中被世界看見,她代表台中286萬市民,向所有為城市文化努力的人致敬與感謝。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蔡長海董事長表示,中醫大興建美術館,希望在「教育」、「醫療」與「生技」領域之外,進一步以「建築」與「藝術」為台灣奉獻心力,透過世界知名建築師的作品,讓世界看見台灣。 文化局說,中醫大美術館將成為東亞第一座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設計的大學美術館,建築外觀以折疊金屬與起伏的不鏽鋼打造,可捕捉光線,展現如同水彩畫般的繽紛效果,落成後將成為台灣首座結合醫學與藝術、展示與教育、在地與國際的綜合性美術館。 中醫大去年12月延攬曾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的李玉玲擔任館長,同時作為聯合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的館長,未來將一同推動「中亞聯大」計畫,將以「亞洲性」、「健康福祉」為雙「館」齊下的治館理念,與醫院緊密合作,成為關注健康、打開藝術的平台,與全球對話。 台中市長盧秀燕與中國醫藥大學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中國醫藥大學水湳國際健康產學園區籌備處主任委員周德陽、中亞聯大雙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教育部長鄭英耀、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等人,見證這座嶄新文化地標的重要時刻。
防汛超前部署 新北完成273處潛勢地區巡檢清淤
葉仁富
-
2025-05-03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環保局因應臺灣汛期為每年5月至11月,尤其在氣候變遷的加持下,極端天氣頻繁發生,瞬間強降雨可能造成的災情不容小覷。自4月起已加強災害防救整備工作,針對全市273處易積淹水地點全面巡檢,同步清理道路側溝內的淤泥、垃圾,確保側溝排水通暢。今年度第1季各區清潔隊清溝作業已執行約1,008公里,清淤量達到1,461公噸,且持續執行中,以降低豪雨所帶來的災害風險。 環保局長程大維指出,颱風及大雨來襲時,側溝排水的順暢與否攸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各區清潔隊每日執行側溝巡檢及清淤作業,針對不同類型的側溝,例如市區格柵型與山區開口式側溝,採用人工清除(手持清溝勺挖除)或搭配高效能清溝車進行沖洗、吸泥。 同時,強化源頭管理,清查側溝是否有遭油水排入,並輔導餐飲業者安裝油水分離設施,以防止側溝堵塞,維護水流暢通。 他說,除此之外,環保局亦同步進行相關的防汛整備,包括抓斗車、鏟裝機等重機具的數量盤點、功能檢查與保養作業,以確保災害發生時能即刻投入救災;同時補足消毒與環境衛生用藥,充盈庫存,並落實防汛查報及通報機制,提升應變緊急突發狀況的效能。 程大維強調,常見的排水阻塞原因多為落葉與雜物堆積,導致雨水無法順利排入側溝。請民眾自主巡查居家周遭水溝蓋及洩水孔,避免堆置雜物、或以橡膠墊覆蓋。若發現側溝堵塞,請即時撥打1999市政服務專線或通報當地清潔隊處理,共同維護溝渠排水順暢,減緩豪大雨造成的威脅。
攜手培育東協高階管理人才 許勝雄、張國恩獲頒泰國天主教易三倉大學特殊貢獻獎
諸葛志一
-
2025-05-03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東海大學與泰國天主教易三倉大學經過兩年籌備,正式啟動台泰首個雙聯金融管理高階管理學程,攜手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東協領袖人才。金仁寶集團總裁許勝雄,因其30年深耕泰國產業、長期促進泰國經濟成長、產學交流,獲頒「特殊貢獻獎」與「名譽講座教授」榮銜;東海校長張國恩亦因推動AI與永續為核心的國際教育戰略、帶領東海深入東協而同獲此榮。兩人肩負教育與產業的雙重使命,共同為亞洲高階人才共育開創新局。 頒贈典禮由天主教易三倉大學校長 Rev. Bro. Gabriel Sirichai Fonseka 主持,包括中華民國駐泰國代表處副代表董思齊、康舒科技董事長許介立、泰金寶科技總經理鄒孔訓、國立空大前副校長沈中元教授,東海大學副校長張嘉修教授、副校長劉正教授、國際長廖敏旬教授、公共事務處處長黃兆璽教授、EMBA主任李成教授、政治系主任張峻豪教授、泰國教育中心執行長謝宗順副研究員,東海校友總會理事長葉世宗,以及來自台商總會副秘書長劉昌奇、華商經貿會副秘書長崔惠瑛、泰國留台同學總會謝偉鈞總會長等政學產界代表,逾三十位嘉賓出席這場盛會。 天主教易三倉大學隸屬梵蒂岡,是泰國歷史最悠久、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天主教大學之一,長年在泰國高等教育排名穩居全國前三名,並為現任泰國王后蘇提達(Queen Suthida)之母校。 東海易三倉雙聯管理學程由兩校管理學院共同設計,課程聚焦財務金融、永續治理、人工智慧應用與印太經濟趨勢,結合企業參訪與雙邊移地學習,打造具實戰力與國際視野的高階商管人才。此計畫亦是臺灣新南向政策下高教跨國協作的具體實踐。 Rev. Bro. Fonseka表示,許勝雄和張國恩獲聘為易三倉大學講座教授,象徵兩校深化教育信仰與跨國合作的實質傳承,為台泰高教外交與人才共育立下重要里程碑。 張國恩校長表示,此次獲頒特殊貢獻獎,是對東海大學團隊推動國際化與教育外交努力的肯定。許勝雄總裁則強調,教育是推動供應鏈穩定與區域共榮的關鍵。他期許雙聯學程成為台泰之間人才與信任的橋梁。
最新新聞
北市影音公會陳仲祺理事長與白冰冰力挺《長安三萬里》 閩南語版展現中華文化底蘊
蔡富丞
-
2025-05-04
中原大學設計原專班參與布農族全國文化祭 實踐文化設計教育與社會責任精神
張嘉誠
-
2025-05-03
水彩畫的金屬建築「中醫大美術館」動土 普立茲克建築教父Frank Gehry設計
諸葛志一
-
2025-05-03
更多新聞
施柏宇《夏日最後的祕密》再演出高中生 與程予希、林子閎陷三角關係
編輯中心
-
2025-01-10
懷秋宣布開Podcast頻道 與壁虎哥黃迪揚聊偶像Kobe
編輯中心
-
2025-01-10
陸劇《玫瑰的故事》台灣要播了 霍建華暌違5年再登小銀幕
編輯中心
-
2025-01-10
麻疹疫情延燒 醫師籲健康防護勤洗手做起 每次15-20秒徹底清潔、病毒止步
蔡富丞
-
2025-01-10
沉浸式翻譯榮獲Google Chrome最佳擴充程式 跨平台支援打造無縫溝通體驗
編輯中心
-
2025-01-10
二信高中黃祉晴及劉郁妤「潮集廢」體現海廢重生計畫
編輯中心
-
2025-01-10
高爾宣表白 GENTLE MONSTER新品 宋芸樺:男生也能佩戴珍珠!
編輯中心
-
2025-01-10
【胡文琦專欄】給在野國民黨按個讚
編輯中心
-
2025-01-10
麻疹疫情延燒 醫師籲健康防護勤洗手做起 每次15-20秒徹底清潔、病毒止步
編輯中心
-
2025-01-10
路邊大型重機專用停車格獲佳評 交通局:擴大試辦區域
編輯中心
-
2025-01-10
1
...
438
439
440
...
447
Page 439 of 447
熱門新聞
北市影音公會陳仲祺理事長與白冰冰力挺《長安三萬里》 閩南語版展現中華文化底蘊
2025-05-04
中原大學設計原專班參與布農族全國文化祭 實踐文化設計教育與社會責任精神
2025-05-03
水彩畫的金屬建築「中醫大美術館」動土 普立茲克建築教父Frank Gehry設計
2025-05-03
防汛超前部署 新北完成273處潛勢地區巡檢清淤
2025-05-03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