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暑假青春不迷路  預防4法陪您走安全每一步

【民眾網編輯方笙楠基隆報導】為提升兒童及少年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和認識警察的工作內容與社會角色,基隆市警察局婦幼警察隊特於114年7月16日接待基隆市私立哈博士文理短期補習班師生參訪,活動內容包含參觀警察局史蹟館、交通安全宣導、大型重機展示,並透過活動中分享下列「防制兒少性剝削、詐騙與認識身體自主權的 4大預防方法」,建立兒少正確的自我保護觀念。 1、建立身體自主權觀念:讓孩子了解哪些是私密部位,不能讓人碰觸,身體是自己的,任何讓人不舒服的接觸都可以說「不要」。 2、落實拒絕、離開、告訴三步驟:遇到不當行為要勇敢拒絕、立刻離開現場,並馬上告訴信任的大人、老師或警察。 3、安全使用網路與社群:不上傳私密照、不透露個資、不見網友。遇到奇怪對話要截圖保留證據並告訴大人。 4、預防兒少詐騙:不接陌生電話、不點不明連結,更不要因遊戲點數及虛擬寶物遭詐騙私密照片或騙取個資隱私。 透過本次校外參訪,讓補習班的學生們不僅走進警察史蹟館了解警察的歷史,由交通安全宣導,守護每一次出門的平安,以警用大重機展示,認識警用裝備,以各面向的方式,將犯罪預防宣導與身體保護知識融入日常生活教育中,落實「防制兒少性剝削、性騷擾」與「安全教育」,讓每位孩子都能在知識與安全中快樂成長,活動最後婦幼警察隊以有獎徵答方式讓學童回憶導覽重點與宣導主題,為本次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醫師險被騙二千二百萬元 警方逮獲取款女車手到案

【民眾網許順德臺中報導】六十五歲的黃姓醫師因在臉書上誤信假投資廣告,加入股票投資群組,被詐團以「牽線大戶、每日當沖」為由,先誘騙儲值三百萬元,食髓知味再謊稱「中籤新募股」,要求繳納二千二百萬元認購款;中市警四分局派員埋伏當場逮捕收款的簡姓女車手,訊後依法送辦。 警四分局春社派出表示,黃姓醫師自從進入股票投資群,每日醉心研究,看見群友頻頻分享股市分析和獲利心得,不知不覺深陷其中,透過專員聲稱能「幫忙牽線大戶」,每天操作短線當沖快速賺錢。 黃男信以為真,儲值三百萬元作為保證金,數日後即接到專員來電通知中籤新股,必須於限期內繳納二千二百萬元認購款,否則會違約交割、信用破產。 心急地的黃男將此事透露給親屬知悉,親屬聞訊感覺不對,向中市警四分局求助,惟黃男始終不相信遭詐騙的事實,六月十二日仍備妥二千二百萬元現鈔等待交付。 當看到前來取款的簡姓車手(四十二歲)現身,埋伏員警一擁而上,從車手身上查扣手機、假收據等證物,黃男才悻悻然懊悔接受事實,警訊後依詐欺及洗錢防制法等罪嫌將簡女移送臺中地檢署偵辦。 《圖說》簡姓女車手取款時,被警方人贓俱獲。(記者許順德翻攝)

基警公布6月份打詐儀錶板  提升市民防詐意識

【民眾網編輯方笙楠基隆報導】基隆市警察局7月16日舉辦「打詐儀錶板」記者會,公布基隆市114年6月份詐欺案件受理情形,共計222件,財損金額達新臺幣7,018萬元。「打詐儀錶板」提供即時詐騙數據資訊,包含案件數、財損情形、詐騙手法及防範措施,並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希望有效提升市民防詐意識,降低受害風險,將防詐觀念深植市民心中。 記者會由局長林信雄親自主持,局長說明基隆市6月份詐欺案件與5月份比較,案件數減少10%、財損金額減少24%。其中高發詐欺案類以假投資詐騙為首(占17.1%)、其次為網路購物詐騙(占14.9%)與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占8.1%)。就財損金額分析,假投資詐騙造成的損失仍居首位,約占整體財損近四成。若以行政區來看,中山區為案件發生數最高地區(每萬人發生9件),而信義區則為財損最嚴重地區(每萬人財損新臺幣473萬元),顯示詐騙犯罪對市民財產安全造成重大威脅。 為強化市民警覺,記者會現場也分享近期發生的實際案例。A小姐今年5月初於YouTube廣告上得知投資訊息,看到投資廣告,點擊連結後加入一名自稱投資老師的LINE帳號,並加入投資群組。群內成員紛紛分享獲利經驗,使A小姐降低戒心,依助理指示下載投資APP,並與投資儲值專員聯繫。在歹徒的誆騙下,A小姐先後兩次以現金方式面交新臺幣各50萬元,合計損失達100萬元。詐騙集團為取得信任,還提供「合作契約書」與「交割憑證」作為掩飾,APP內亦顯示資金入帳與虛假獲利資訊,持續誘導A小姐追加投資。直到女兒察覺異狀查看對話紀錄後,A小姐始驚覺遭詐,遂至派出所報案。 基隆市警察局除了持續向民眾宣導識詐觀念外,也積極推動「警銀聯防機制」,結合轄內金融機構共同防堵詐騙。根據警方統計,114年1至6月,基隆市攔阻成功詐騙案件數共計126件,攔阻金額達9,322萬餘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功攔阻案件數與攔阻金額分別提升85%與76%,顯見基隆市警銀聯防機制已逐漸成熟、成效顯著。為進一步提升行員對臨櫃提(匯)款詐騙案件的敏感度與應對能力,基隆市警察局特別製作「金融機構關懷提問教育影片」,內容涵蓋臨櫃詐騙案件常見特徵與識別重點,協助行員提升提問技巧與識詐判斷力,期能進一步提升攔阻成功率,強化守護市民財產的最後一道防線。 警方呼籲,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民眾若接獲可疑訊息或不明匯款要求,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或就近至派出所尋求協助。警銀攜手、全民反詐,才能共同守護市民的每一分財產安全。

基二警與轄內銀行合力阻詐成效卓著  一同守護民眾財產

【民眾網編輯方笙楠基隆報導】為表揚金融機構積極攔阻詐騙案件,第二分局李副分局長惠煌率領偵查隊副隊長、派出所所長於14日至轄內土地銀行、臺灣銀行、中國信託銀行頒發感謝狀及致贈獎金予銀行機構,能即時察覺民眾遭詐術所騙,並通知派出所同仁到場協助,成功阻止民眾匯款給詐騙集團。 第二分局轄內金融機構成功攔阻件數共7件,攔阻金額高達618萬8千元,感謝身處第一線之行員,能即時給予民眾關懷慰問,使其發現遭詐之情事,第二分局與轄內金融機構及超商將持續合作,迅速反應以降低詐騙案件發生,增加警銀聯繫及轄內商店阻詐成功之案例。 第二分局提醒您,如接獲可疑來電或訊息指示交付財物時,請積極查證,並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或「110報案專線」求證,獲利來源不明或獲利率顯然不合理之情形應避免投資,切勿輕信陌生人的訊息,才能看緊自己的荷包。

青年公園老婦迷途  萬華警積極助返家

【民眾網編輯方笙楠臺北報導】臺北市萬華分局青年路派出所長蔡佳雯、警員榮書賢,日前擔服巡邏勤務,遇民眾報稱一名高齡婦人在青年公園周邊獨自行走、步履蹣跚,疑似迷途。 警方依據婦人提供的年籍資料查證身分,成功確認楊姓婦人身分並聯繫其家屬。家屬到所後表示,母親罹患失智症,當日下午因在家感到無聊,便獨自外出而迷路。家屬對警方即時協助表示萬分感激,並對員警主動積極、熱心為民的精神予以高度肯定與謝意。 萬華分局提醒民眾,臺灣已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建議家中有失智長者的民眾,平日可透過社區資源參與各項活動與課程,延緩退化並增加社交互動。此外,家屬或監護人亦可陪同長者前往各地警察分局偵查隊,申請自願捺印指紋建檔,以利於未來辨識身分、迅速協尋。如遇緊急情況,也請立即就近向派出所求助,共同守護長者安全。

生活

新北記者工會媒合 世界佛正心會捐贈「小衛星」數位相機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社團法人世界佛教正心會響應「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今〈16〉日捐贈20台數位相機予新北社會局小衛星據點「北基社區發展協會」,協助弱勢兒少在日常活動與學習歷程中,以影像方式記錄生活點滴,發掘自我興趣與潛能。此次媒合由新北市新聞記者職業工會促成,展現投入公益事務的溫暖行動力。 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感謝世界佛教正心會長期投身公益,此次捐贈不僅是物資支持,更是對兒少成長歷程的深刻陪伴與鼓勵,也特別感謝記者工會促成這項公益合作,讓善的力量持續發酵、開花結果。 她說,「小衛星支持方案」目前已在新北市設立183處據點,透過整合社區、學校與民間力量,提供弱勢家庭孩子一個安全溫馨的課後學習環境,將持續擴大資源串聯,讓更多孩子都能被看見、被陪伴,健康快樂地成長。 佛教正心會長期投入各項社會公益行動,執行長陳和慧表示,正心會始終秉持「把十方財放在最有意義的地方」的信念,這次選擇捐贈給社會局的小衛星兒少方案,盼透過實質行動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助人,只要他們是快樂的,就是我們該做的事」。相機除了是拍攝的工具,更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與自信心,學會用自己的視角看世界,也讓更多人看見他們。 新北市新聞記者職業工會去年曾購買200份餐盒送至新北市6處小衛星據點,關懷約200位兒少,提供溫飽支持。 理事長黃村杉表示,媒體不只是紀錄者,也能成為公益推手,這次透過媒合角色協助資源媒介,不僅傳遞溫暖,也讓社會大眾看見記者工會投入公益的實際行動。 北基社區發展協會多年來參與新北市推動的台灣夢計畫,持續陪伴社區兒少在地學習成長。目前協會在萬里區服務約20位國小階段的弱勢學童,提供課後輔導及餐食,平日固定安排週二、三、四開設攝影課。 理事長余富表示,這次獲得的數位相機將成為孩子們最好的學習工具,不僅可以學習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更能記錄日常點滴與喜愛的社區風景,留下屬於自己的影像故事。  

優質關鍵雙引擎啟動 新北AI教育領航全國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教育局今(16)日於市政會議進行「新北AI教育再升級」專案報告,完整說明如何運用AI科技同步推進學習革新與健康照護,展現具體成果。市長侯友宜表示,教育數位轉型不僅是教學創新,更關乎下一代的整體競爭力與健康權益,期勉團隊持續打造讓市民眾有感的全方位教育服務。 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數位品德、科技素養、健康整合」是教育結合數位轉型的三大支柱,新北不僅發布全國首套數位品德指引及國小資訊教材,將AI與品德教育融合,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科技的觀念。同時,新北也積極推動健康數位轉型,結合AI強化學生健康管理,從108年就建置全國首創「寶貝i健康」模組,透過「新北校園通App」讓家長即時掌握子女健康與成長狀況,並建置健康中心智能掛號暨通報系統,提升校園健康照護效率。 此外,透過跨局處合作,整合健康資源,辦理偏鄉校園健康遠距照護、電競遊戲提升健康知能及結合AI機器人的電子煙防治教學,落實運用科技守護學童健康。 他強調,AI科技不只是工具,更是推動優質教育的關鍵策略。新北將以「AI加持」為核心,全面促進行政減量、教學創新、健康升級與國際接軌,打造兼具競爭力與人文關懷的未來教育藍圖,為下一代建構更堅實的成長基礎。 張明文表示,AI教育是打造下一代競爭力的基礎,新北市走在教育創新的最前線,113年率先全國發表《AI科技教育白皮書》,提出「校校都是AI科技學校」的教育願景。市府更投入30億元,實現「班班有智慧電視、生生用互動平板、校校有光纖網路」,建構全國最完整的AI學習環境。 同時,首創全國建置智慧閱讀、學習診斷系統、教學平台與AI學伴,提升學習效率。114年更完成全球第一本「AI教學手冊」,協助老師掌握應用AI技術,提升專業能量,落實AI科技融入教學現場。 侯友宜市長強調,新北不僅要讓孩子學得好,更會把孩子照顧好,為實現「教學優質、學習有感、健康守護」三大目標,114學年度將試辦「智能線上複檢單系統」,預計115年完成全市建置,推動校園健康照護數位化與行政流程無紙化,讓孩子健康管理更即時、更便利。 此外,自115年起,新北市啟動教室電腦升級,預計用4年逐年更新各班級教室電腦為AI電腦,並導入AI分析學生健康與體適能數據,協助各校迅速擬定健康管理策略。同時將推動建置「校安通報AI預警系統」,即時掌握校安事件動態,運用數據分析提升政策應變與校園安全防護能力。  

北部地區明防空演習 新北警全方位避難導航指引秒知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北部地區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將於明〈17〉日13時30分至14時實施。新北市警察局表示,當防空警報響起時,將啟動空中威脅告警系統,發送「國家級警報」簡訊通知民眾,簡訊中將包含「防空疏散避難處所導航連結」,協助市民迅速前往就近避難地點,提升整體應變效率。 警察局指出,目前「iPolice」APP下載量已逼近80萬次,該APP首頁設有「防空疏散避難專區」,內含全市避難處所地圖、可容納人數等資訊,並提供一鍵導航功能,協助市民迅速尋找並前往適當避難地點;下載該APP的民眾於演習當日,也將收到推播避難指引,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警察局指出,此外,內政部警政署「警政服務」APP也已全新改版,民眾可於首頁點選「防空疏散避難專區」,利用路線規劃功能即時導航,建議市民踴躍下載使用。 為深化防空避難觀念並兼顧實際需求,此次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新北市警局也推動多項創新宣導措施,包括設置LED避難處所指引燈箱,強化夜間與光線不足地區的識別性;製作車輛後行李箱貼紙、ATM機與油箱蓋貼紙等生活化宣導物件,提高日常辨識度。 新北市警局也特別印製四款共八面的防空避難指引卡,便利未持有智慧型手機之民眾攜帶參考。此外,結合多功能宣導布條與QR code下載指引資訊,並製作2部教育宣導影片深入校園推廣,藉由分層分眾之方式,逐步扎根避難與安全意識。

創新魅力國際聚焦 新北燈會勇奪3大獎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2025新北燈會」以主題「靈蛇獻瑞 一起PLAY」成功吸引國內外關注,不僅創下逾490萬人次參觀的歷史新高,更帶動近新台幣9.8億元的經濟效益,展現強勁觀光實力,且榮獲三項國際設計大獎,民政局長林耀長今〈16〉日偕團隊於市政會議獻獎予侯友宜市長,共同分享殊榮。 侯友宜表示,新北燈會自2018年首辦以來,至今已邁入第七屆,逐年創新突破,不論是融合科技互動裝置與傳統花燈工藝,或是與國內外知名大型IP聯名,都是備受各界肯定,今年的成果不僅體現新北市對文化創意的長期耕耘,也讓新北市節慶活動躍上國際舞台,未來將持續深化國際交流,擴大新北燈會品牌影響力,推動城市觀光走向國際。 林耀長指出,「2025新北燈會」憑藉創新設計與科技融合的展演形式,一舉榮獲三項國際設計大獎,包含美國「泰坦創新獎」活動創新類金獎、英國「倫敦設計獎」概念設計類金獎,以及德國「柏林設計獎」燈光設計類銀獎,為新北市贏得國際高度肯定。 他說,今年主燈「靈蛇獻瑞」高達12米,結合網紗投影與光雕聲光效果,營造靈蛇穿梭洞穴的動態視覺,象徵蛇年祥瑞與全年好運;另外,4米高的Line Friends Minini大型夾娃娃機造型裝置,成功吸引年輕族群與親子客群關注。活動整體規劃涵蓋10大主題燈區、6大活動展演,結合表演團隊現場演出,帶來兼具科技、美學與傳統文化的視聽藝術饗宴。 林耀長表示,新北燈會榮獲三項國際大獎,從全球上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展現卓越的創意概念與燈光美學,此次評審來自國際專家組成,肯定新北燈會在品牌傳播、互動體驗及設計創新上的傑出表現,成功將台灣城市文化推向國際舞台。    

2025國際生物信用研討會溪頭登場 臺灣引領亞洲自然金融合作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由國立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主辦的「2025國際生物信用研討會」,於7月1日至3日在溪頭自然教育園區盛大舉行,集結來自九國學術機構代表與永續金融領域專家,就自然資本、生物多樣性與生物信用制度進行深入交流。藉此次研討會的召開,達成亞洲區推動生物信用國際對接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會議核心議題聚焦於「生物信用制度」——即企業可透過購買生物信用額度,補償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進而將資金投入於保育與復育行動。此機制兼具市場導向與永續效益,正逐步成為全球自然金融的重要工具。 世界氣候基金會(WCF)執行長 Jens Nielsen與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親臨會場,肯定臺灣在推動自然資本政策的先行角色。與會的學術機構包括:日本東京大學、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泰國農業大學、馬來西亞沙巴大學、越南國家林業大學、印尼加查馬達大學、菲律賓大學洛斯巴尼奧斯分校、斯里蘭卡賈亞瓦德納普拉大學等,共同完成「亞洲生物多樣性信用聯盟(Asian Biodiversity Credit Alliance)」合作備忘錄簽署,象徵亞洲區域生物信用合作正式啟動。 企業界亦積極參與生物信用制度實踐。國泰金控與臺大實驗林、泉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署為期五年的「淺山復育造林生物信用額度方法學」合作案。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指出,此案將強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的量化評估,為亞洲區建構具參考性的示範案例。臺大校長陳文章強調,臺大實驗林的研究成果將藉此平台與國際接軌,展現臺灣在自然資本治理上的貢獻與領導力。 此外由蔡明哲教授所領導之臺大實驗林管理處團隊,也與玉山銀行合作推動「高山復育造林生物信用額度方法學」專案,聚焦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地區特有物種與生態服務之量化模型建構,作為未來國際認證標準的重要基礎。 蔡明哲教授表示,此次會議標誌著臺灣在自然金融與區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不僅鞏固本地研究成果的國際能見度,更為亞洲生物信用制度的協調與方法對接奠定基礎,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最新新聞

更多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