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鄧哲偉 臺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台電終於願意就通霄發電廠的擴建問題,來苗栗開說明會了。原本以為他們帶著誠意而來,沒想到整場會議根本像是一場演戲。官員說好聽話、高層照本宣科,形式做到了,實質內容零分。說穿了,就是來「報備」而不是來「溝通」。
整場會議就像一場施捨秀。台電拿著睦鄰金、擺出一副「我們給你們錢了,你們就別再吵了」的姿態,好像通霄人理所當然該當電廠的乖孫子、該接受污染、接受犧牲,然後感恩戴德。
不好意思,我們通霄人不是塑膠做的。我們不是你們蓋電廠、排廢氣、破壞海岸之後,用幾張支票就能打發的對象。今天,是你們台電把火力電廠蓋在我們家門口,是你們破壞了我們的海水浴場,是你們增加了全台電力,卻讓我們承擔全部代價。結果你們還有臉在會議上高高在上,糾正我們說「經費要花在刀口上」?拜託,刀子握在你們手裡,還反過來嫌我們的痛不夠有價值?
台電每次來都是這一套:說制度不能改、說環境有監測、說電價不能區別、說會持續溝通,結果呢?說得再多,做得出來的有幾項?這幾十年來,我們通霄人天天吸著火力發電的排放,孩子以為煙囪冒的煙是雲。我們和台北人繳一樣的電費,卻承受著台電口中「乾淨能源」的骯髒代價。現在還想擴建第二期,我們的忍耐難道就是你們便宜行事的本錢?
你們驕傲地說:通霄電廠將成為全台第四大、第二大燃氣電廠。這些數字你們講得開心,我們只想問一句:那通霄人到底得到了什麼?更多污染的空氣?更多壓壞馬路的重車?一片死氣沉沉的海邊?這些就是你們說的「回饋」?
一、你拿核電廠的缺口來補,那就該比照核電廠的睦鄰回饋!
通霄電廠這幾年就是在替核電退場後補上電力缺口,這點你們自己也不否認吧?那請問,為什麼不能比照核電廠的睦鄰方案?看看核三廠退場後,小琉球、枋山、滿州這些地方,每年都有穩定數億元的回饋金,用來照顧老人、改善公共建設,真正做到補償在地犧牲。
可到了通霄,你們只會說「依法不能給電價優惠」、「全台電費一體適用」,用一套官僚邏輯壓死我們地方上最基本的訴求。請問,你們是活在Excel表格裡的公司,還是真心要理解什麼叫做「補償正義」?
我們不是伸手牌,我們是為全台電力負責的居民。我們的孩子吸著PM2.5長大,我們的海水浴場被你們的工業設施毀成廢墟,你們有看過一眼嗎?若今天這座廠是蓋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旁邊,你們還敢講「制度不能改」?還敢說「補助困難難行」?
二、睦鄰金成了政治分贓的工具,居民根本沒話語權
台電嘴上說「睦鄰金都有制度、有公開資訊」,實際上呢?那些藏在網站裡的資料,有幾位在地阿公阿嬤看得懂?你們根本知道大家不會看、不會查,所以才敢大剌剌用這種方式規避監督。這叫「資訊透明」?還是「技術性迴避」?
現在的回饋金分配,沒有人好好說明,僅放在公所網頁上,避重就輕超級簡要說明。其實大家都知道,誰有關係誰就有份,但總要把錢做到讓鎮民有感吧,讓出外打拼的遊子回到家鄉感覺到通霄再進步吧!
請問台電覺得什麼才是「刀口」?連半年一次的說明會,都要被議員逼了才開,這樣叫重視民意?台電到底把通霄當成什麼?最諷刺的是,你們還敢說這叫「睦鄰」。結果鎮長提議重整海水浴場、改善基礎設施、補助在地學校,你們一句「希望花在刀口上」就打回票。講得好聽,但刀子永遠握在你們手上,什麼是刀口也是你們說了算。我們居民呢?從頭到尾,只是你們「展示誠意」的背景道具罷了。
三、你們的承諾很會講,我們卻看不到結果
「誠實溝通」、「公開透明」、「社會責任」——這些漂亮話你們熟得很,可是實際上呢?環境監測報告藏得密密麻麻、環評報告艱澀難懂、污染影響從不見長期追蹤。台電的施工車輛天天碾壓我們的道路,工程噪音破壞我們的生活,態度更是一副「我最大」。你們有主動想把這些報告,用簡易誠實的方式告訴通霄居民嗎?至少至今我們沒看到過。
你們說新增五部機組、總裝置容量超過600萬瓩,是台電的榮耀、國家的建設。但對我們通霄人來說,那是更多的風險、更多的負擔、一輩子都無法挽回的健康代價。我們有選擇權嗎?我們有拒絕的權力嗎?
台電請放下身段真正跟地方溝通
通霄電廠的擴建,不是什麼單純的機械工程,是一場攸關地方存亡的重大決策。如果你們還想繼續蓋下去,那就請放下身段真誠的面對我們、尊重我們,提出一套具體、長期、可以監督的補償與回饋機制,讓居民參與、讓資源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
不要再讓睦鄰金變成政客分贓的籌碼,不要再讓回饋制度成為粉飾太平的擋箭牌。如果你們真的想和地方「攜手前行」,那就從尊重通霄人開始,從讓我們有話語權開始,從不再把我們當成沉默的犧牲品開始。
我們通霄人早就不是什麼都不懂的鄉下人。我們知道什麼叫公平,也知道你們什麼時候在敷衍。拜託台電別再打官腔了。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